|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重温《寻乌调查》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重温《寻乌调查》

关键词:寻乌调查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寻乌调查
  • 电 话:0797-8888888
  • 网 址:http://www.342200.com
  • 感谢 inf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301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调查研究》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国老一辈革命家一贯十分重视调查研究,1930年毛泽东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和《寻乌调查》两篇著作,对我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省各级党组织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调查研究,提高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寻乌调查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
  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随着一些城镇的解放,迫切需要掌握城镇中各阶级的经济、政治状况,以便制定正确的政策。寻乌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是了解城镇工商业状况的便利之地。1930年5月,毛泽东利用红军分散在赣南的寻乌和粤东北的平远一带做群众工作的时机,进行了调查,他在调查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
  其一,“调查工作要眼睛向下”。毛泽东寻乌调查以“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他说,他们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
  其二,“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毛泽东认为,要真正了解社会情况,就要“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于研究别个地方,于明了一般情况,便都很容易了”。为了弄清寻乌城的商业和手工业的状况,他非常巧妙地“从各种货物去剖解这个城的生活情况和组织内容”,总共分成20余项,如盐、杂货、油、豆、酒、水货、药材、黄烟、伞、木器、豆腐、理发、裁缝、打铁等。由于进行了深入的解剖,毛泽东对寻乌城的工商业状况了如指掌,对于中国各地县级城市的状况就有了一般的了解,也可以此方法对各地的县城进行比较。
  其三,“解剖麻雀”。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的细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选择各类典型家庭,着力进行分析后,再归纳出总的结论。
  毛泽东后来在回顾寻乌调查时说:社会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做调查,然后,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他在寻乌调查中得出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的信条。
  
  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重视调查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践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却往往忽视调查研究:有的认为现在有了庞大、快捷的信息网络,所要的数字和材料随时可以调出来看,用不着再下基层;有的长期在一个地区和单位工作,自以为情况熟悉,忽略调查研究;有的则因为工作忙、任务紧,而放松调查研究;还有的则是沾染了官僚主义的恶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不做调查研究。
  新世纪新形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诚如毛泽东所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越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面临重要关头,实施重大举措时,就越需要全党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到丰富多彩的群众创造性实践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才能亲耳听到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也只有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才能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拿出真正切合本地实际的对策,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调查研究,既要思想上重视,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后一句话,讲的就是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问题。
  近年来,对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许多同志都注意到了,并把它看成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但是,如何保证调查研究的正确性却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不科学的、盲目的、随意的、简单化的甚至是错误的调查研究方法随时可见。有的同志搞调查研究“一窝蜂”,跟风头,赶浪潮,装样子,不仅随员多,而且层层陪同,逐级汇报,搞得下面穷于应付,难以招架;有的是“一阵风”,带着一身官气到基层,到农村不访农户,到工厂不进车间,“坐着轿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的是“放放松”,为摆脱机关事务的繁杂,散散心,听听汇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有的是“捞一通”,专门在鱼肥时“深入”鱼村,果熟时“深入”果园,年关下去弄点“年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正确的调查研究不仅直接影响调查研究的工作质量,影响决策的正确性,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干群关系。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797-7886258 13576758685 传真:0797-7886 258 邮箱:133321212#qq.com
地址:商业中心沿河 服务QQ:133321212 邮编:342200
Copyright © 2004-2024 寻乌在线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