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澄江·周田

  • 总院老兵
楼主回复
  • 阅读:17583
  • 回复:10
  • 发表于:2014/9/12 14:24:01
  • 来自:江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寻乌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这是一个雕刻着岁月的古村,一个雕刻着文化的古村,一个雕刻着繁华的古村。

日前,记者来到江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寻乌县澄江镇周田村,禁不住陶醉于这里众多古建筑精美的雕刻作品中,浮雕、透雕、镂雕,砖雕、木雕、石雕、灰雕……飞禽走兽、人物造型等被客家先民雕刻在了大屋门楼、牌匾、屋檐、马头墙、天井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穿越悠久的岁月,翻阅一个个雕刻精美的图案,一砖一石一木, 承载着赣粤闽三省客家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书写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情感与记忆。

历史留下的珍宝

寻乌县澄江镇周田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之前。明朝初年形成的会昌、安远至寻乌的驿道,是由赣南进入广东梅州等地的主要通道,也是明清赣粤客家人大迁徙、大回流的通道,而地处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处的周田村,就位于多条古驿道的交会点上。

寻乌县90%的地域属东江水系,仅10%的地域属赣江水系,澄江境内的长企垇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运木船可载货从广东惠州、河源、龙川沿东江逆流抵达寻乌澄江码头;或从广东潮州、汕头沿韩江逆流抵达平远下坝码头;或从江西赣州沿赣江支流逆水而上抵达会昌筠门岭码头、寻乌罗塘码头。而这几个码头之间有大量的货物需要辗转运输,挑夫、马夫、船工,成为此间经济贸易的脊梁,通达三省的周田古驿道成了客家人的“盐米之道”“商旅之道”。

古驿道给周田村带来了明清时期500多年的繁荣,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大批富商。他们传承着辉煌的客家文化,建造了远近闻名的客家大屋。现今,在方圆3平方公里的村落内,分布着自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咸丰年间所建的古民居28座、学堂4座、茶亭1间、客栈4栋、药栈1间,水车油坊1座,古寺庙5处,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周田客家古民居群落。

穿越时空的大屋

周田,是一处珍贵的客家历史文化遗产。

周田最古老的大屋叫“老屋家”,由开基祖王梯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它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左右各有一条小溪集于屋前的池塘,东西两条山脉像双手环抱,周田河似护城河,在屋前流过。两层的古屋布局别致,北面是大厅,中间一个大方天井,东、南、西三面是房间,门楼开在东侧,布局形似燕翼;南边房屋开有两个圆窗,远看形如虎。

周田大屋的榜首之作,当数王周崧的“松树下”。王周崧走古驿道“盐米之路”创造了巨额财富,在赣粤闽三省均有生意及店铺,他在村里建造了“松山排”“下社母”“松树下”3座大屋。其中,“松山排”位置隐蔽,结构坚固,小窗上安有粗铁条,是他的金库,专门存放贵重财产。“松树下”牌楼气势雄伟,工艺精湛,浮雕壁画玲珑剔透,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活灵活现,楼台亭阁精美别致。200多年过去了,红条石、精磨大方砖颜色如故,坚固如初。“松树下”大屋,是他72岁时建造的,从牌楼石刻碑匾题字“崧祠鼎盛”看,他非常希望后人能兴旺发达。

王周崧的后人确实没有让他失望。他的长子王巨楫又建造了两座大屋——“上田塘湾”和“下田塘湾”。“下田塘湾”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占地10余亩,四进四厢,八厅十二井,共有50个房间,是周田占地面积最大、艺术价值最高、最坚固的大屋,堪称经典之作。它结构合理,造型美观,院门开在两侧,前墙低矮,边墙高;正厅显赫,是远离中原故土对祖先“慎终追远”的反映,也是客家人强烈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体现。其牌楼石刻碑匾“世德钦承”,为清朝嘉庆年间翰林院士王利亨所题。王周崧的二子王俊豪也建造了两座大屋——上村、墩下;三子王琼圃建造了一座围屋——社光下。由此,王周崧父子四人共建造大屋8座,可以说在周田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自2004年第19届世客会在赣州召开以来,许多海内外客家人前往周田古村探访、旅游,对古屋及周田的奇石、秀峰、古树、仙人石、调子石等自然景观赞不绝口。令人遗憾的是,风雨无情,古驿道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趋于堙没,客家大屋已渐渐远离村民的生活。悠悠岁月中,流走了数不清的春夏秋冬,流不走的是山魂水魄,以及雕刻在人们心里的客家先祖创造的丰富文化。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寻找另一种角度
  • 发表于:2014/9/12 18:51:20
  • 来自:江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又做粄子,打糍粑,磨豆腐吧!
  
  • 涛声依旧
  • 发表于:2014/9/12 20:49:13
  • 来自:广东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周田村,客家村。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他人,那就改变自己
  
  • 龙伯伯
  • 发表于:2014/9/13 1:27:15
  • 来自:江西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些图片如何








  
  • licence
  • 发表于:2014/9/13 10:04:53
  • 来自:广东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现在 杂草从生,唉~~~
  • 風雲o(∩_∩)
  • 发表于:2014/9/13 11:06:04
  • 来自:广东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不错,这才是客家文化的根源,值得保留,留给我们怀念的地方
  • 晴天果园
  • 发表于:2014/9/13 13:25:34
  • 来自:广东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老兵的上传的图片虽然少,但古屋,天井,天井里做豆腐的妇女,“打禾机”风车,这些在大多数农村长大的孩子中都有占着满满的回忆,无不让人回忆起儿童时。。。。。
  
 “悠悠岁月中,流走了数不清的春夏秋冬,流不走的是山魂水魄,以及雕刻在人们心里的客家先祖创造的丰富文化。”
我觉得古屋和传统习俗也应该是先祖创造的文化,都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老兵介绍的10余座老屋中,其中大多数古屋的现状却让人担忧。。。。
http://www.342200.com/forum/thread-7630351-tid-0-back-0-1-1.html
http://www.342200.com/forum/thread-7579509-1-1.html
  • 客家人亮亮
  • 发表于:2014/9/13 13:44:46
  • 来自:江西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得好好保存原有风貌
客家人了不起!
  • 小辣椒
  • 发表于:2014/9/15 13:10:17
  • 来自:江西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需要维护 历史的见证
话说美貌与智慧不能兼得,可惜小女子两都挨不着边。
  • qqid5579275
  • 发表于:2014/9/15 16:57:16
  • 来自:广东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历史文化遗产好好保存
来自手机版
(0)
(0)
  • 教育摄影服务部
  • 发表于:2014/9/16 6:12:43
  • 来自:江西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古屋和传统习俗也应该是先祖创造的文化,都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