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寻乌县周田客家围屋

寻乌县周田客家围屋

关键词:寻乌县周田客家围屋,周田古村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寻乌县周田客家围屋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342200.com
  • 感谢 inf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9262

    已有4网友参与纠错

 

 

寻乌县周田客家围屋

 

 

寻乌县周田客家古村房屋的门楼朝向非常讲究

 

 

寻乌县周田客家围屋的天井

 

 

寻乌县周田客家围屋镶嵌的砖雕

 

    位于澄江镇周田村,方圆3公里内座落着二十八座方型围屋,现保存完好的有十五座。木雕、硅雕、石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体现了客家先民精巧的技能和超凡的智慧,更有奇石、秀峰、古树等自然景观点缀其中,宁静而祥和,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美景。

 

 

依山傍水的周田村

 

赣粤边界客家第一村    

周田客家古建筑:一本民俗吉祥文化的活书

    周田客家古村,是江西省政府批准的江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它处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村子群山环抱,奇石、秀峰、围屋、古树点缀着这片客家乐土。周田河静静地从村中向南流过,汇入东江之源—寻乌水。周田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赣、粤、闽的“三省通衢”之地,古驿道从村旁经过,承载了漫长岁月风雨的吹打,见证了周田的兴盛之变。
    周田人借助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以住宿饮食为基础,积极寻找商机,参与经商,涌现了一批富商,而这些富商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文化人的远见卓识,建造了一批充满艺术魅力的方形围屋,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和物质财富。 周田村在3平方公里之内建有二十八座方形围屋、学堂四座、茶亭一间、客栈四栋、药栈一间,水车油坊一座,古寺庙五处。
    
    我在寻乌采风时,老听到当地老表说的一句俗语:“项山的糯,三标的货,周田的屋,长畲的谷”。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周田古建筑在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周田客家古建筑形成了一组客家风格的建筑群,类型丰富,艺术价值高、规模大、数量多。自明朝万历年间开村至新中国成立,在方圆三平方公里之内建有二十八座方形围屋(现保存完好的有十五座)。
    周田村的方形围屋,一般都依山而建。对建房的选址都非常讲究,按客家建房的传统,先请风水先生察看地形,对屋后山脉,屋前水系风向、道路进行综合考虑。大厅和门楼的朝向更是至关重要。围屋均为砖石土木结构,二层。盖瓦披屋顶,周边为正方形,边长一般为30至60米,占地面积1.5至6亩。平面布置一般以大厅的中轴线为对称轴线。左右对称,形成平面为正方形的方形围屋。主建筑以大厅为主,有二进、三进,最大型的达四进。厅门口有大院,大院的周围是围墙和门楼;围墙之外通常连有池塘,门楼之外一般有水井。
   
    围屋大厅门口牌楼和牌楼左右靠大院的正立面组成整座围屋的正立面,是围屋最重要的部位,也是整座围屋的精华所在,大门、牌楼、门楼都建筑得雄伟壮观。大门用红条石精心打造,外墙均由红条石和青砖砌筑,先用红条石砌筑至一米高左右,然后用青砖砌筑,用大方砖饰面。大方砖的品质,颜色要经过严格挑选、精心磨制、有棱有角、表面非常平整,砌筑在一起,严丝合缝,历经几百年风雨,砖缝至今连刀片都插不进,大厅门额正上方有一块石刻牌匾,匾上刻有大字,一般为四个字组成的吉祥词,有的代表建设者的名字,有的代表建设者的心愿。石刻牌匾的左右两侧通常刻有围屋的准确建筑年代以及题词人的姓名,已经成为考证这些围屋建筑年代的主要依据。但有的词并非建筑年代所题,而是建设者的后代所题。牌匾的左右镶以砖雕,每块砖雕都有相应的历史典故,内容相当丰富,人物、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亭台楼阁形似神真,艺术境界之高难于描述;堪称砖雕精品;石刻牌匾上方砌几层精制的雕花砖,其上再砌一排大方砖饰面,上面做小披檐伸出。屋脊呈弧形状,两端微微上弯,屋脊上砌一排灰黑色玲珑砖,脊中、脊端、檐角均饰“螭吻”(雕刻的动物)。
    据说“螭吻”是灭火压邪的祥瑞之物。门楼是围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门楼的朝向非常讲究,一般要请地理先生察看。 围墙之外便是池塘,主要作用是与围墙共同组成正面防御系统,同时具有蓄水、养鱼、防火的功能,还可以起调节小气候作用。
    周田方形客家围屋是宗祠和民居合一的建筑,大厅起宗祠的作用,两边的厢房就是民居。围屋的建设者希望后人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创业精神,和平相处,团结协作,万载兴隆。从正面高处看围屋,屋脊是一进比一进高,最后一进屋脊最高,形成后高前低,显得更有气势。整座围屋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围屋一般有20至50个房间,村中最大的围屋— —下田塘湾,占地6亩,长宽各为60米,有八厅十二井,共有50个房间(不含舍屋),堪称方型围屋的经典之作。


    客家古村(江西寻乌县周田村)系列 之二--客家方型围屋代表作

    一、老屋家---周田开村第一围屋

    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准确的建造年月尚待考证,迄今四百多年。由周田开基祖王梯建造。按王氏族谱记载,王梯,字步衢.生卒不详,分居周田村,生七子。王梯是王裳的曾孙,(王裳—王守忠—王宗禹—王梯)。王裳,贡生,生卒不详,明朝嘉靖年间历任上杭令、广东布政司都事,名载郡志(摘自《寻乌县志》)。
    老屋家,占地面积大约1.5亩,依山而建,座北朝南,左右各有一条小溪集于围屋前面的大池塘;东西两条山脉象双手环抱;东面还有一口大池塘,这池塘的外边就是周田河由北向南流去。围屋是两层砖石土木结构,盖瓦坡屋顶。平面图与村中其他围屋有点不同,中间一个大方天井,北面是大厅,东、南、西三面是房间。门楼开在东侧,门楼外往东、往南各有一条路,往东走一百米左右就是周田河,居民在河里洗衣物,过桥就是村中公路;往南走沿池塘走,过一小山坡,也要过周田河。如果说老屋家是一座城堡,那么周田河就是护城河。地理先生认为老屋家是一处风水宝地。从建筑学的角度去看,其确实是很适宜居住的地方,青山绿树,近水通路,围屋的大小、高度正适合其地理位置,与环境很协调。朝南向阳,采光通风都很好。可见,古代建房选址的理念是很科学的,与现代建筑学有很多相同之处。

    二、松树下---周田围屋榜首之作
             ---周田围屋进入精品时代的里程碑

    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被誉为“周田十八座大屋”的榜首之作!也是周田围屋进入精品时代的里程碑!在此之前建造的围屋,虽然规模更大者有之,然而,建筑工艺略显粗糙。在此以后建造的田塘湾等围屋大多是价值非凡的艺术作品。
    围屋占地面积大约4亩,长宽分别为50米*50米,二进大厅,四列厢房,二列舍屋,依山傍水,座东朝西,门楼朝北。围墙之外是一条灌溉渠,渠外是村中公路,路旁就是周田河,河边有几棵大树,居民在河里洗衣物,在夏季有大树遮荫是很惬意的事。围屋的南面有一口池塘。
    松树下,号称“周田十八座大屋”的榜首之作!其原因是围屋大厅门口的牌楼建得气势雄伟、工艺精湛!特别是砖雕作品的艺术境界之高、难度之大,在周田围屋建筑中是毫无争议的榜首。王柏松先生是这样描述松树下的砖雕的:“浮雕壁画,玲珑剔透;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活灵活现;楼台亭阁,别致逼真。”大厅门前左右两侧的牌楼立柱用淡青、淡白两种颜色的大方砖相间砌筑,更显立体感,这在周田围屋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二百多年过去了,红条石、精磨大方砖颜色如故,坚固如初。正砌、对角砌的砖缝都成了装饰之图案。很多参观者都感叹:这是一件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
    建造者:王周崧,字万椿,贡生,生雍正乙巳年,殁嘉庆辛酉年(1725—1801)。生三子:长子王巨楫,二子王俊豪,三子王琼圃。王周崧是周田开村至今,历史上最大的富商,其财富不可估量!当时他的生意遍及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他在广东下坝、新铺,江西寻乌澄江、罗塘,会昌筠门岭都有店铺。他在离周田村40里外的吉潭圳下都购置有良田。真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王周崧一生建造了三座围屋,分别是:松山排、下社母、松树下。其中松山排是王周崧的金库(后有文章专门详述),松树下是三座围屋中最后建造的一座围屋,当时王周崧已经七十二岁了,估计他的想法是在他有生之年树一座丰碑,同时也希望后人能兴旺发达!正如松树下围屋大厅门口牌楼上石刻碑匾上所题“崧祠鼎盛”。王周崧的后人没有让他失望,他的长子王巨楫建造了两座围屋:上田塘湾、下田塘湾。其中下田塘湾是周田占地面积最大、艺术价值最高、最坚固的围屋,堪称方型围屋的经典之作。王周崧的二子王俊豪建造了两座围屋:上村、墩下。王周崧的三子王琼圃建造了一座围屋:社光下。因此,王周崧父子建造了八座围屋。其财富不可估量!可以说在周田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松山排---王周崧的金库

    建于清朝乾隆戊子年(1768年)。由王周崧建造,据说是王周崧专门存放贵重财产的房屋。
    松山排围屋占地面积大约1.5亩,长宽分别为30M*30M,建在山坡上的一块平坦之地上,座东朝西,门楼朝西北,左边、右边、后边都靠着山坡,前面是菜园。围屋建得比较隐蔽,不管从远处还是近处都很难看到这座围屋,甚至走到那菜园边的路上也不知道里面有一座围屋。围屋规模不大,也不高,大厅和门楼都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不象其他围屋把大厅门口牌楼和门楼建得雄伟壮观。相信这是王周崧故意建得如此不显眼,以防盗贼光顾。
    整座围屋建得非常坚固安全,外墙、内墙全部用红条石或青砖,围墙建得很高。围屋大厅的杉木藻井(当地称“天玻楼”)雕刻精细,流云卷草,宛转曲折。连檐椽和飞檐都满绘色彩鲜艳的彩画。只可惜如此珍贵的艺术作品年久失修,毁损严重。


    四、下田塘湾---周田围屋经典之作

     围屋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八月十九日,门楼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整座大屋建设了三年之久。由王巨楫建造,据王氏族谱记载:王巨楫,字世钦,号济川,邑庠生,出生年月无准确记载,按其父王周崧的生卒(1725—1801)和其弟王俊豪的出生年月(1748—1826)推算,王巨楫应当是出生于1745—1747年之间,殁于1825年。
    王巨楫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造了“上田塘湾”大屋,
    下田塘湾是公认的周田围屋经典之作,在《寻乌县志》记载的三座古建民居中名列首位。文物部门、旅游部门多次来拍摄实景。它是周田围屋中占地面积最大、布局最合理、房间最多、最坚固、建筑艺术价值最完美、题词人的级别最高的围屋。围屋占地面积6亩(不包括舍屋)长宽分别为60M*60M。围屋座东朝西、门楼朝东北,四进四厢,共八厅十二井,共计五十个房间(不包括大厅和舍屋)。围屋高大雄伟,固若金汤,布局合理(详见平面图),并且很有特色,比如半环形檐街是其特有的设计。木雕、砖雕、石雕的工艺水平之高无法一一表述,若你前往实地察看,一定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
    在此,有必要讲述当年建造下田塘湾的故事,王巨楫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造了“上田塘湾”大屋,它占地面积2亩,长宽分别为36M*36M,二进四厢,四厅五井,共计二十五间正屋,围屋规模不大,但每一细微之处都做得很精致,特别是木雕工艺充分恰当地运用到围屋之中,把围屋装饰得华而不俗。客观地讲,上田塘湾是围屋的上乘之作。1813年秋季竣工后,乔迁时请了很多客人,其中有一位是剑溪人刘元丞,他当年建造了一座“四角围”,他对王巨楫说:“你虽然很有钱,但这座围屋在办喜事时连放一把伞的地方都没有”。他的意思是说上田塘湾围屋太小。王巨楫听后,下决心建一座更大、更好的围屋,尽管当时他已经六十多岁。第二年(1814年),他在上田塘湾的南面动工建造了方型围屋的经典之作---下田塘湾,规模是上田塘湾的二倍多,房间是五十间,正好是上田塘湾(二十五间)的两倍。在周田围屋中创造了“六个最”(如前述)。下田塘湾大厅门口牌楼石刻碑匾“世德钦承”是由清朝嘉庆年间翰林院士王利亨题。这也是周田围屋题词人中级别最高的。
    下田塘湾,不管从古代建筑风水去考虑,还是从现代建筑学、结构工程学的角度去分析,它都是非常完美的。称之为“方型围屋经典之作”,是非常恰当的评价!

    五、新屋上---清代周田最后一座围屋

    建于清朝道光或咸丰年间,大约在1832—1862年之间,准确建造年月尚待考证。由王官福建造,王氏族谱记载:王官福,生于嘉庆壬戌年,殁于同治已巳年(1802—1869)。
    新屋上围屋依山而建,座东朝西,门楼朝西北澄江方向,占地面积约2亩,长宽分别为36M*36M。二进四厢,二厅三井,计二十一个房间,另有舍屋列。估计王官福当时财力不是很雄厚,所用的建筑材料相对较差。当然,门楼门、大厅门和小门的门框都是红条石的;檐街也是红条石砌筑的;内外墙墙角是用青砖砌筑;其他墙体都是黄土“干打垒”墙体。大厅门口和门楼没有华丽的装饰,室内的梁板也没有精美的雕刻,比较简单实用。
    这是清代周田最后一座围屋。按王官福的生卒年代推算,它大约在1832—1862年之间建造。当时正是中国政局动荡的开始,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列强开始侵略中国;1847年以后太平天国军与清政府的对抗都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一座围屋已经很不容易,更谈不上雕梁画栋。新屋上建成后新中国成立的近百年,周田没有建造过围屋,这原因是战争动荡、民不聊生,根本没有人力、物力、财力建造房屋。可见,国家政局稳定对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是多么重要!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4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797-7886258 13576758685 传真:0797-7886 258 邮箱:133321212#qq.com
地址:商业中心沿河 服务QQ:133321212 邮编:342200
Copyright © 2004-2024 寻乌在线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