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网瘾、厌学、出走、早恋"问题的主要成因

  • aini99
楼主回复
  • 阅读:1100
  • 回复:0
  • 发表于:2009/5/22 0:17:52
  • 来自:江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寻乌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教育专家调研认为:“网瘾、厌学、出走、早恋”问题孩子的出现而趋于走向违法犯罪的主要成因是: 
1 、社会原因 
  ①、黄、赌、毒的***。社会上***、赌博场所,吸毒贩毒逐年增多,据九江市戒毒所介绍,许多未成年人都是出于好奇或被骗而染毒,然后又为筹集毒资而违法犯罪。 

  ②、渲染暴力、***、赌博、恐怖活动等内容的影视、出版物、音像制品越来越多,打黄扫非工作虽然引起重视,但打而不断,扫而不净的现象仍然存在,极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据对南昌市西湖法院少年法庭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统计,有 98% 的被告人迷恋电子游戏机、经常旷课,由不良行为转向违法犯罪。 

  ③、社会上一些见利忘义的人,只顾赚钱,置国家法律于不顾,视未成年人的利益而不理,教唆、胁迫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如:胁迫未***卖淫、教唆未成年人偷盗,为销脏提供便利条件等,客观上对未成年人犯罪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2 、家庭原因 
  ①、教育方式不适当。父母对子女不是过分溺爱,就是过分严苛。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或者对子女不管不问,任其自流,造成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不协调,极易诱发未成年人犯罪。 

  ②、父母离异和不良言行,也是导致未成年人行为不端,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良好品行,有利子女的健康成长。目前社会上不少父母在家打麻将赌博,不尽教育孩子的义务,子女也得不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个别父母让子女协助其进行不法行为。 

3 、学校原因 
  ①、重智育、轻德育。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只管学习成绩,追求“高分”和升学率,而不管学生的品德教育。 

  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培养“尖子生”,冷落排斥“双差生”,对旷课的学生不过问,班主任还希望“双差生”成为“流失生”。 

  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未予以预防和及时矫治。有些学校和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为了保持“荣誉”,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去正确引导,也不进行批评教育,又不与家长取得联系,更不向公安机关报告,一旦差生真的辍学,学校和教师犹如下了一个大包袱皆大欢喜。这些孩子一出校门,混迹社会,被人利用或教唆、引诱、协迫而违法犯罪。 

  据“南昌晚报”报道:某地有一名16岁的重点高中女生,因为父亲是“窝囊”的摆摊的,家里“寒酸”,所以,在父亲希望她帮忙看铺子时勃然大怒,挥着菜刀追砍亲父。把父亲砍伤后,离家出走。而父亲,只是希望女儿能早点回家。这件事的起因是2006年6月2日中午12点左右,女儿小佳(化名)的小灵通坏了,陈永国叫女儿拿去修。因为担心女儿上当,提醒女儿要守着修理摊,没想到女儿勃然大怒:“就因为你没钱,心痛花费,这么热的天还要让我晒太阳?”陈永国当众打了女儿一巴掌,小佳负气跑到了同学家。之后便是女儿菜刀砍伤父亲悲剧的上演。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刘津曾说,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大陆3.67亿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 ,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也呈加重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指出,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学、小学、工读学校要开设法学和心理课程,矫正行为,净化心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不难看出,新时期出现的“网瘾、学困生”等问题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还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的阴暗心理我认为早就该“晒晒太阳”。然而,家长仍普通存在“溺爱”心理,尤其在错误的教育观、培养观主宰下,“自家的孩子都是宝”,不仅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太阳晒着”,更是对孩子的不健康心理视而不见或不愿意面对。同时,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一味追求学生的分数的大环境中也弱化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此外,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也在潜移默化着孩子的心理。“拔开乌云见太阳”,依赖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去努力。 

  当前,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应引起高重视,就如何有效地进行未成年人教育,关心帮助“网瘾、学困生”的转化必须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项工作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希望工程,我们可以借鉴“北京光明小学”、“南昌阳光我能行教育训练学校”,“我能行”赏识教育方法,采取个性化、人性化教育,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和快乐活动、快乐体验,不体罚学生、不***和歧视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有针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司法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应当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中学、小学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应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未成年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从小抓起,从细小事着手,并循序渐进,丝毫不能放松。“网瘾、学困生”的出现是新时期未成年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在构筑和谐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高度重视,予以解决,只有这样社会长治久安,社会才能和谐进步,也是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提高全民素质而分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帮扶,在业务上关心,政策上扶持,树立典型,普及教育,推广经验,营造一个青少年和 “网瘾、学困生”转化教育的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氛围,努力使“网瘾、学困生”的转化和未成年人的教育办得出色,富有成教。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快乐、让社会和谐。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