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不必刻意淡化“被就业”现象

  • 求职中
楼主回复
  • 阅读:993
  • 回复:0
  • 发表于:2009/7/30 15:00:28
  • 来自:江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寻乌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7月28日《京华时报》报道,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27日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她表示,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


7月12日,西北政法大学一名应届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被就业”,引起热议。从7月12日到现在,只有半个月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关部门是否对全国各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情况进行了调查?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就匆匆宣布“被就业”只是个别情况,如此回应舆论质疑有些操之过急。


我们暂且不去纠缠“被就业”现象究竟是“极个别”还是相当普遍,首先,这种回应舆论的态度就令人难以接受,因为这种表态难免给公众这样的感觉--教育部只想撇清自己的责任,而并不真正关心究竟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被就业”,显然,这不是解决问题应有的态度。因为如果教育部真想解决问题,那就应该先搞清并公布事实:比如接到了哪些举报?做了什么调查?处理的结果如何?还将采取什么措施?而不应该一开始就把问题淡化,还是坦率点好。


从逻辑上说,这种回应舆论的表态,对彻底解决“被就业”现象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既然是“极个别现象”,那就不需要大惊小怪,也不必急于采取措施解决,甚至那些对这一问题提出质疑的公众与媒体 ,也好像是别有用心似的。


说到底,在一些地方,大学毕业生“被就业”之所以成为一个现象,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就业率是考核高校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在大学生就业难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这迫使一些高校不得不造假。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在这个问题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彻底改革政绩考核体系,并广邀社会独立调查机构参与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单靠续梅女士与媒体周旋,纵有如簧之舌,又能于事何补?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