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柑橘黄斑病

  • 寻乌脐橙
楼主回复
  • 阅读:9935
  • 回复:3
  • 发表于:2013/6/14 20:09:15
  • 来自:江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寻乌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为害症状
受害植株的一个叶片上可生数十或上百个病斑,使光合作用受阻,树势被削弱,引起大量落叶,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嫩梢受害后,僵缩不长,影响树冠扩大;果实被害后,产生大量油瘤污斑,影响商品价值。

该病基本上可分为脂点黄斑型、褐色小圆星型和混合型。果实也可发病。

1.脂点黄斑型发病初期叶背上出现针头大小的褪绿小点,半透明,后扩展为大小不一的黄斑,在叶背出现疱疹状淡***突起的小粒点,几个或十几个群生在一起,随着叶片长大,病斑变为褐色至黑褐色的脂斑。病斑相对应的叶片正面亦可见到不规则的黄斑,边缘不明显,该病主要发生在春梢叶片。常引起大量落叶。

2.褐色小圆星型  发病初期出现赤褐色芝麻粒大小的近圆形斑点,以后稍扩大,变成圆形的斑点,病斑边缘凸起色深,中间凹陷色稍淡,后变成灰白色,并在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主要发生在秋梢叶片上。

3.混合型是在同一张叶片上发生脂点黄斑型的病斑,又有褐色小圆星型病斑,多出现在夏梢叶片上。以上三种症状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感染时期、寄主组织发育阶段以及寄主的生理状态差异所造成的。

4.果上症状病斑常发生在向阳的果实上,仅侵染外果皮,初期症状为疱疹状污***小突粒,此后病斑不断扩展和老化,点粒颜色变深,从病部分泌的脂胶状透明物被氧化成污褐色,形成1~2厘米的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的大块脂斑。[1] 

 

  黄斑病——叶片症状[2]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是子囊菌亚门球腔菌属的柑橘球腔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和落叶中越冬。第二年春子囊果释放子囊孢子借风雨等传播。子囊孢子萌发后并不立即侵入叶片,芽管附着在叶片表面伸长发育成表生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后再从气孔侵入叶片,经2~4个月潜伏期后才表现症状。该病原菌生长适温为25℃左右,5~6月温暖多雨,最有利子囊孢子的形成、释放和传播为害,是该病发病的高峰期。柑橘种类和品种中以红橘、早橘和朱红最重,甜橙、温州蜜柑等品种较轻。栽培管理粗放、施肥不足的柑园造成树势衰弱;或不注意清园,积累大量菌源,均会加重发病。[1]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特别对树势弱,历年发病重的老树,应增施有机质肥料,并采用配方施肥,促使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

(2)抓好冬季清园,扫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药剂保护。结果树在谢花2/3时、未结果树在春梢叶片展开后,开始第一次喷药防治,相隔20天和再相隔30天左右各喷药一次,共2~3次。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也可在梅雨之前2~3天喷第一次农药,隔1个月左右再喷一次,可喷多菌灵和百菌清混合剂(按6:4的比例混配)600~800倍液,亦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尔多液、托布津、退菌特等农药防治。并可兼治疮痂病。

拟脂点黄斑病的症状与黄斑病的症状相似,一般于6~7月在叶背面出现许多小点,其后周围变黄,病斑不断扩展老化,病部隆起,小点可相连成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病斑,颜色黑褐,病斑相对应处的叶面亦出现不规则的黄斑。柑、橘、橙、柚均有此病发生。该病的发生与螨类严重为害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春梢嫩叶被红蜘蛛严重为害或新梢叶片被锈壁虱严重为害,叶片油胞遭破坏后,极易发生此症状。防治方法参照黄斑病,并应认真结合防治螨类。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寻乌脐橙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6/15 21:16:09
  • 来自:江西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