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乾隆十四年版《长宁县志》整理工作招募义工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阅读:27877
  • 回复:27
  • 发表于:2013/6/22 9:14:50
  • 来自:江西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寻乌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6月22日,本人接受县志办的委托,义务标点乾隆十四年刻本《长宁县志》。
据县志办负责人介绍,光绪三十三年版《长宁县志》已经委托一位正在攻读书法硕士的学生点校,目前已经完成第六卷(共十六卷)。计划在今年10月,将乾隆版与光绪版这二部旧志,交付出版社出版发行。
县志办希望将原本断句标点之后,加以注释,使高中以上学历者能够读懂。
而笺注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一人之力,三个月内肯定无法完成。因此,需要县内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共襄盛举。
笺注时可参照中学语文课本所收录古文的注释方法,主要是注音和解释词义。
本人将逐日所整理出来的县志发表于本帖,网友也要将注释好的内容发于本帖,以供大家讨论。
本帖不欢迎无意义的灌水,拍砖也必须有依据。除了本帖之外,也可以加入“寻乌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群(82423064)进行交流。
所有为乾隆十四年《长宁县志》整理工作作出贡献的网友,将列入县志校勘人员名单。

乾隆十四年重刻《长宁县志》(1)



宁邑之志由来旧矣,始创于万历黄君,续修于国朝井公。乾隆戊辰,沈君次山既从而纂修之,戴君心斋又从而续补之。举山川、风俗、人文、物产,罔不纪载,纤悉靡遗。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吾于斯志有取焉。后之治者披览是书,而天文地理灾祥之变异、人物文章风俗之淳漓,无不有以探其原而揭其委,所以因时制宜、化***物者,咸得以相因而理焉。其功岂浅鲜哉?予以己巳岁奉命来治斯邑,因乐其志之成而治化之有因也,是为跋。

乾隆十四年己巳菊月黔阳郭昞尔弢氏书

 



长宁,岩邑也,介在闽粤之交。四厢十三保,比互如犬牙,纵横如跗趾。去郡城数百余里,为四方胠箧投钩者之所必据。夫国家修一政教,整齐风俗,职方之所纪,小吏之所掌。凡桥梁、涂径、卉木、鸟兽之微,皆得条其本末著于篇。况邑控连三省,又创设不及二百年,辖制之规幅,风教之取舍,少所考按,无以备措置之用,其乌可不志?江阴沈君以进士宰是邑,廉明有声,簿领之暇,慨然前志之散佚且不文也。谋诸邑之绅而新之,酾之秩如,饰之焕如。展其图,则山川指掌;按其典,则兵赋缕晰。志成而请序于予,尝论志之道如山川然。环天下名山大川以百计,然大者出云雨藏日月,光怪灵幻,隐伏千里。而其小者亦皆足以孕动植、滋浸灌、降禋福,有功德于民,然后报之以馨香、载之以典册。邑之志,如山川之小者,然非有关于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所以立,礼乐刑政之所以行,而徒斤斤于风景吟咏之末,则不能传,传亦不久。沈君凛然本史传之意,谨严笃实,不为浮夸之词,于古人立志之意庶有合焉。豫章之木千寻,其一叶至杪也,然一菀一落,无不与根干相关。推此道也,可以观天下之志矣。君试登镇山楼而望,东则马战、白花诸岽,冈陵亏蔽,黄花隘在焉;西则黄乡诸山,叶楷之所啸聚也;北望虔州,隐然如天表一线,而大余诸岭连绵以东;狮象蹴踏,雄在南界。其盘郁崛律之概,当更发为伟制,如厄险战守之策,俯仰慷慨于志载之外者,以待予之商订也乎?

乾隆十三年戊辰兰秋月赐进士第江西布政使中州彭家屏撰

 



志乘之设,以传信也,亦以见美也。其间之山川风俗人物文章,无不备载。考古者有所炳据而不疑于虚诞,有所观感而不生其慢易,厥典綦重矣哉。故省有之,郡有之,邑复有之。于省志郡志观其略,于邑志则征其备,以其职有专司也。使美而不彰、盛而不传,非独都人士有遗憾焉,亦莅兹土者之过也。夫长邑之志,创修于黄,彼其先规模初具;继修于井,抑其时礼教未遑越。数十年来地辟民稠,人文焕发,非复曩时景象。沈君毅然起而修之,应亦进臻醇备顾,又以少存己见,未合舆情。戊辰夏,余奉宪来署兹土,下车之始,士民即以续修为请。彼其时百务匆忙,未暇留心学问,因以不文辞。迨桂秋,诸凡稍就,士民复固请焉,乃不获用是。于簿书钱谷之余,尽博览遐搜之力,举凡三君子之所成、省郡志之所载,无不广为采择,详加考订。务期允协人心、无伤公道。夫信今传后之编,惟中正者能司其柄;而节孝忠良之概,惟土著者能核其真。书成,进邑之缙绅衿士而商之:是有当乎否?佥曰:有典有则,不易不烦,此真为吾邑征信矣,且为吾邑增光矣。爰付之梓人,虽不敢自矜定论,而于振兴文教之机,激扬善类之旨,则未必无小补云。

时乾隆戊辰一阳月金筑戴体仁序

 

重修长宁县志序

国家臣一海内百有余年,四方万国悉来献见,举凡天地所覆载,累朝之未奉正朔者,其山川风俗人文物产,莫不隶于职方。一披览间,瞭如指掌。而长宁为虔州属地,近在岭北,称江右岩邑。顾览其邑志,荒陋如郐以下,何也?予自乾隆壬戌奉命来莅兹土,每奉上台采取邑志,见其文不足以观,漶灭残缺,辄为愧赧。因进邑之绅士而问之,佥曰:“吾邑虽近隶虔州,实自安远分置在明万历四年。万山之中,苗莠杂处,竞修武事,而文治未遑求,其彬彬然奋起于科目者,通邑绝鲜。故虽创修于黄续修于井,本无可纪,二公亦存其大略而已。今已立县垂二百年,田野日以辟,户口日以增,政事日以繁,人文日以起,非复旧观也。余辈有志重修,非侯总其成不可。”余始以不文辞,绅士复固以请。余恐事将就中辍,乃取其已修者总而观之,见其文不足以存,因为参考前志网罗旧闻,间辅以吴生之章修而未刻之志,重加葺订,缺者增之,丛者删之,俗者易之。书成,呈藩宪中州彭乐君先生,猥蒙许可,遂付开雕。盖文质之间,厘然可观矣。夫文章一道,四海公行,非一人之私见也。学无师传而妄逞其臆说,虽涂壁题笺尚不可,而况于纪载之大乎?是故非其有之不能似也,非其似之不能知也。传不云乎“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长宁虽小邑,然而邑志之事,与史传同法,诸君其潜心于古人之纪载,上以宣朝廷之德教,下以整风俗之防维,则邑之人必学道好礼,人文丕振。于时余虽老,尚得观德化之成也。

乾隆岁次戊辰杏月上浣古吴沈涛书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6/22 12:41:13
  • 来自:江西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6/22 22:24:58
  • 来自:江西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国朝康熙癸丑纂修邑志序  井廞

余莅任之初,即访邑志,欲考山川人物与夫钱谷兵农效用,承宣诸吏。以旧极无存,呈送写册字多鱼鲁。越两阅月,于尹氏购得刻本,读之系黄令聘吉水罗生创于明万历七年。维时立县甫及三载,所纪者亦惟三载以内之事,其文义大抵草野,不谙典故。迄今百年,问邑中人物贡于何时,职官任于何年,官廨迁于何日,土人皆茫无记忆。失今不纂,后将何稽?夫邑分自安远,安远分自于都,随移关二县之志,考其源流,旁及宁都信丰石城各志,以资博采。借观府志以为准绳,敦请乡士大夫搜罗百年人物事迹,以政事之暇,分条别类,随笔纪之。积久,草创成帙,一切俱不剿袭旧文,非敢好作,惧其典则弗彰,有司之耻。而缺略,原无可因也。但念海内令官学识卓越百倍于余者,不知凡几,从不闻亲操管城以修邑志,因藏诸笥而不敢轻出以质诸世。郑尉颇通文翰,屡以为请,而余不敢应者,非以自秘,盖慎之也。恭逢敕命各直省纂修通志之盛典,奉上督催采聘名儒开局编纂。山城不惟名儒一时难得其人,抑且恐以供应烦苦吾民,特恳乡士大夫无吝椽笔,法吾夫子以鲁人而修鲁史,不甚钜乎?迟之又久,虽经补续,而旧文鄙陋犹未厘政。郑尉复坚以余之所纂者为请,因思梁戴撰十道图,李吉甫亦撰十道图,王存同鲁巩删定九域志,随为唐书宋史拾遗,斗城虽渺,学识虽微,西江通志谅必收录余之上下百年之书,始成全书,爰授诸梓,上以备熙朝之典章,下以存一邑之文献,后有作者因革损益,存乎其人,余终不敢自以为定本而易其慎之之心云。

 

明万历己卯志序  黄源

南赣抚院奏设长宁县,以保障一方。万历戊寅冬,余奉命捧檄来治兹土,道经安远,得遍观其崇山绝壑交错纠纷,以为江广必守之地。及至邑,尽知其风俗美恶、民心治忽之故,即欲抚循赤子、省刑薄敛、除强削暴、敦本善俗,使新民革心向化,求无负朝廷之命。然邑治创大山巨壑,宜有以防之;墉埤楼橹,宜有以备之;腴田瘠亩,宜有以辨之;祀典报祈,宜有以正之;洪涝冲激,宜有以堤障之;险泷峭壁,宜有以疏凿之;哲士贞媛,能无遗于细微;刓方雕朴,能无竞于侈靡;豪家钜党,能无梗于驯詟。矧兹长宁,割安远十五保以为邑,分土分民,尤当早辨,使纪述之不详,将何以纪伟绩而扬休烈也哉。此邑志之修所以不容缓也。己卯春,余闻吉水罗生应霖学问该博,远使聘至。谒余语及邑志,遂欣然诺余也。就馆于镇山楼,因求安远旧编,嘱之撰次。请本乡致仕教授刘君寿仁校正,复嘱庠生赖承扬辈暨故老,广询博访。凡当代之人物,节义灼有实迹,及卉木禽兽之产、灾祥常变之数,与夫璅语丛说,纤悉具载。至于凡例,则立为二编,自建置以至古迹,皆因于地者,属之舆地;自职官以至艺文,皆成于人者,属之人物。以类收入,外图不预焉。未阅月而编成,儒学掌教陈君九韶,互相采辑。佥谓余宜序诸首简,余曰:国史家乘之重,岂徒具文乎哉?必有所以为之主宰者。是故观风俗之美恶而化导转移之机,所当志也;验户口之登耗而劳来安集之惠,所当志也;察赋役之繁简而剂量均一之规,所当志也;稽土田之腴瘠而则壤成赋之政,所当志也;考人物之盛衰而条教课试之发,所当志也。他如审形势以示守御、通水利以备旱涝、稽星土以察灾祥、秩祀典以崇报功、明职守以叙勋烈,皆志之所以为训也。考于古而有获,通其变而不拘,是又在司民牧者加之意而已,岂徒具文乎哉?遂书以为县志序。

 

明万历己卯志序  (吉水人,嘉靖己未进士,吏部尚书,谥恭端)鲁同亨

长宁县创自万历三年,越二载,功乃成。驯梗为顺,百度一新,固不可无志。况区画周慎,工费浩繁,首议事事诸君,咸苦心劬力焉。失今不纪,则绩用无稽,志尤不容已也。前任沈君文渊,切有志而未逮,今黄君源继之,职其所未职,即思志其所未志。乃详白于郡守黄公、守道张公、巡道朱公暨大中丞江公,佥会曰:“可。”于时籍城中之风气及土地山川之宜、人物食货畜产之寔、城垣濠险官治儒宫昔无今有之故、厢隅当保联络相制沿革不一之状,属儒生吉水罗应霖笔而志之。既成志,征余叙诸首。余惟天下事仍旧者名守常,作新者称更始,要皆不可以意为之,存乎时焉而已。赣郡据江省西南上游,节镇分阃,藩臬行署咸驻于斯,盖雄镇也。所辖诸邑,民皆奉律向化,惟长宁旧为黄乡,村落十五,保民庶世苦叶孽父子积威取劫,思舍逆从顺而莫之遂。先时变于兹者,率置而不问,彼岂无戢奸宄翊善良之心哉?夫亦以仍旧者之为安,而作新者恐及祸,吾将俟夫时而已。前守叶公梦熊者,倡建邑之议而当道是之,中丞江公力主其议而不摇,秉时举事,不烦兵力,甫旬日而渠魁授首胁从罔治焉。请于朝,筑城奠社、张官置吏,以慰民心育士类,政教兼举,为万世长宁之计,作新之功不其伟哉?然则长宁之设即数十年,横池弄警之区为千万世黎元乐生效顺之地,是之谓时至事起,与民更始,所举诚是也。故志以传之。

 

明万历己卯纂修姓氏

总裁知长宁县事海康黄源

采辑长宁县教谕新昌陈九韶

纂修儒生吉水罗应霖

校正教谕邑人刘寿仁

同校贡生邑人刘可遂汤用伯王亲贤  生员邑人赖承扬赖君贵温廷俊汪惟龙严顺理

正字省祭邑人刘春耀  儒官邑人谢孔

 

国朝康熙癸丑纂修姓氏

纂修知长宁县事文安井廞

考辑三原知县邑人张问行

校正贡生邑人曹世治王永吉刘鸿名  庠生邑人尹国任范淑曹世名罗焕章范九有

 

长宁县志纂修姓氏

纂修长宁县知县古吴沈涛  长宁县知县金筑戴体仁长宁县知县黔阳郭昞  清丰县知县邑人邱上峰

阅修长宁县教谕新吴宋三依  长宁县训导横水萧淡

协修江南江阴县举人沈大中  丙辰科举人邑人邝运元  信丰县选拔贡生黄天策  江南江宁县增生程在湄  贵州广顺州附生戴华

分修生员邑人张鉴  生员邑人曹起达  生员邑人邱士藻  生员邑人曹起渊

参校生员邑人罗高堂  生员邑人谢承咏  生员邑人罗文正  生员邑人鲁孔传  生员邑人张耀  生员邑人袁若鸿  生员邑人何能唯  生员邑人刘昌桂  生员邑人曹起墉  生员邑人张翀  生员邑人罗曰球  生员邑人刘云衢  职监邑人何凤阙  职监邑人邱士兰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6/23 14:22:30
  • 来自:江西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6/24 15:25:36
  • 来自:江西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位名为“门前那条河”(156388059)的网友注释的一段县志,请大家评论:

乾隆十四年重修《长宁县志》



宁邑(1)之志由来旧矣,始创于万历黄君,续修于国朝(2)井公。乾隆戊辰,沈君次山既从而纂修之,戴君心斋又从而续补之。举山川、风俗、人文、物产,罔不纪载,纤悉靡遗。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吾于斯志有取焉。后之治者披览是书,而天文地理灾祥之变异、人物文章风俗之淳漓,无不有以探其原而揭其委,所以因时制宜、化***物者,咸得以相因而理焉。其功岂浅鲜哉?予以己巳岁奉命来治斯邑,因乐其志之成而治化之有因也,是为跋。

乾隆十四年己巳菊月(3) 黔阳郭昞尔弢氏书

 
长宁,岩邑(4)也,介在闽粤之交。四厢(5)十三堡,比互如犬牙,纵横如跗趾。去郡城数百余里,为四方胠箧(6)投钩者之所必据。夫国家修一政教,整齐风俗,职方之所纪,小吏之所掌。凡桥梁、涂径、卉木、鸟兽之微,皆得条其本末著于篇。况邑控连三省,又创设不及二百年,辖制之规幅,风教之取舍,少所考按,无以备措置之用,其乌可不志?江阴沈君以进士宰是邑,廉明有声,簿领之暇,慨然前志之散佚且不文也,谋诸邑之绅而新之

 

注释:

1,  宁邑:指长宁县。

2,  国朝:康熙朝

3,  菊月:农历九月是菊花开放的时期,古人称之为"菊月”

4,  岩邑:险要的城邑

5,  厢:靠近城的地方为厢

6,  胠箧读音为qūqiè,基本释义为撬开箱箧,后亦用为盗窃的代称。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6/26 19:04:56
  • 来自:江西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县前中大街东门街北门街南门街十字街城隍庙前街西街太平桥街新街尾

  

菖蒲塘墟在黄乡,去县八十里。   公平墟去县七十里,在黄乡。    司前墟在黄乡,去县八十里。     长冈墟在南桥,去县五十里。    留车墟在双桥,去县七十里。     黄沙墟在双桥,去县七十里,今废。     滑塘墟在双桥,去县七十里,今废。    珠村墟在八付,去县四十里。      吉潭墟在腰古,去县四十里。    城岗墟在寻邬,去县四十里。    大墩墟去县七十里,今废。     茜坑口墟在水源,去县五十里。    和平墟在三标保,去县三十里。

  

墈头冈在南桥,去县六十里。    青龙在八付,去县五十里。    牛斗冈在南桥,去县五十里。    城冈坝在寻邬,去县四十里。    古坑冈在八付,去县四十里。

  

建县木坊在县治屏墙外,中额以“双江重辅”,左曰“保赤”,右曰“抚字”,今圮废。

进士石坊在儒学门,为进士邱上峰建。

孝子石坊在西街,为谢锡易建。

贞节木坊二一在老县堂街,为潘美材妻王氏建;一在城隍庙前街,为罗大美妻谢氏建。今圮。

贞节石坊二一在罗陂,为谢光黎妻萧氏建;一在双桥保旷田村,为曾宗奭妻邝氏建。

黄乡石坊二(临风:原书缺)

 

山川附八景形胜

画土分疆,水流山峙,血脉会通,宇垣屏蔽,长居远峤,南国之纪,石谿清泚,项山赑屃,峰环涧缠,屹若带砺,诧雪横云,飞青互绮,闽键越鐍,门户是恃,清淑攸钟,气象明媚,地运愈开,人文愈起,足供游赏,亦昭仁智。——志山川

  形势

邑治奇峰环拱,碧涧潆洄,马踶冈江水绕其前,银瓶灵岳主其后,南标文峰,北擅玉屏,项山崔巍,龙岩赑屃,控引闽粤,蔽遮江右,实岭北咽喉之区,虔南保障之地。

  

县后山一名西山。自自庾岭兆脉,历安远诸山以至邑之大湖岽、鸡笼障及银瓶峰,皆层峦叠障,连亘数百里,是为邑之后龙。城环其上,若半月焉,县治建于其麓。旧时有古松十余株,龙鳞偃盖,高入云霄。数百年物,今止存一。

马头山在弦歌门外,居县治下流,为邑山川关键。环抱城池,若马首回顾。康熙乙亥年,邑令朱腾蛟建福宁庵于上。

银屏峰在县治西三十余里,西北厢界。耸特秀丽,为邑切近兆脉,山川清淑之气悉聚于此。

云盖岽一名玉屏山,在县北二十里,三标保界。连障叠巚,青葱郁翠,如列画屏,绵亘数十里,与九对岽相连,四时云气如盖,故名。

文笔峰在县南二十里,南厢境。秀丽耸拔,锐同卓笔,与大成殿相望,为县八景之一,曰文笔秀峰。

云屯尖在县西二十里,西厢境。翠巚接天,尖峰从旁特出,晴云舒卷,图画天成,为县八景之一,曰西巚云屯。

打鼓岽二一在南厢,距县二十里,峰峦秀丽,高冠群山,逶迤二十余里,其支山有章古螺、莲花山、穆湖岌、大坑嶂和廉岽,皆层峦邃谷,气象郁葱,中有观音山、栖云庵。又一在西厢,距县五十里,外接安远符山界。

过云岽在南厢,距县十里。三山齐立,崇嶐俊厐,为邑山川之扃鐍,四时云雾舒卷,因名。

蜡烛寨在县南三十里,南厢界。数峰连绵,山半有狮子岩。

石马山在县南二十里,嶔崖峭壁,怪石嵯岈,形如走马。

三将军距县二十里,南厢境。卓立三峰,故名。

鸡笼山在县北四十里三标保。为县龙盘亘之山,泉水至此成河。

大湖岽在县北五十里三标保。为县龙入境兆脉之山,诸水发源其下。

项山为邑镇山,距县五十里,跨江广。双峰插天,高瞰数邑。巨岩大壑,多石泉飞瀑之胜。上有石棋坪、龙湫,相传为仙人游弈之所,湫中有龙蛰。又有大小石甑,蒸郁云雾,土人时闻鸣声,以占丰歉。

铜坑嶂在县东二十里,山后寻邬保界。嵯峨雄特,相传为产铜之所。侧有仙羊岩石,颇幽胜,僧居之,前眺东南诸山若翠浪焉。

青龙岩距县南四十里,八付堡境。石窍玲珑,大小百余穴,纯石无土,下瞰溪潭。前为僧居,座后级石以登。山顶陡绝处有铁力木一枝,架石壁,不朽不落。旁有巨人迹,传为仙迹。寺前有小窦,旧闻出米,今湮塞矣。岩左曰钟潭,相传昔有巨钟沉于水底。潭上有石坡,可坐数十人。为县八景之一,名龙岩仙迹。

铃山在县西南七十里,黄乡保界。山峰秀拔,高入云际,为县八景之一,曰铃山振铎。山麓僧寺甚多,前为香山,层阜蜿蜒,右则雁山,峭壁若削,中藏村落,竹树桑麻,各具胜境。

大帽嶂距县西南七十里,黄乡保界。叠巚纡回,盘亘数十里,丛箐蔽日,峻谷幽阴,旧为叶寇巢穴。左为大羊輋,右为小羊輋,尤称险隘。

石伞岽距县四十里,南桥保境。崚嶒峭拔,悬崖飞瀑,夕阳朝旭,时灿若舒霞,名曰石伞标英,为县八景之一。

雪山嶂距县五十里,南桥保境。苍翠耸拔,为南桥保群山之冠,入夏云冒其上,至冬冰凝其阴,俨如积雪,故名。山后平远八尺界。

寒地山在县东五十里,滋溪保境。深岩大壑,树木蓊郁,迂回二十余里,中有村落,盛夏如秋。

仙人桥在县东三十里,寻邬保境。山势陡绝,形如幞头,三面壁立,乡人于此御寇。山半有石蹬如桥,桥尽处有喦,内有清泉,四时不竭。山下有庵曰狮林,附近则椒子寨、万安石,皆奇崄。顶平坦可居数十家。山后又有大阳寨、饭萝寨,率相距不远。

团石山在北厢,距县十里。与云盖山相连,飞瀑四悬,虬松怪石,历落如画,蹑其上可目穷无际。

老鸦石去县五十里,项山保境。与项山东西相望,跨连江闽。顶有石洞,俗呼为老鸦嘴,当秋收,每有怪风出洞中,伤禾稼,土人每累石塞之,顷刻吹散,后岁以醮禳,始得无恙。

登豆岭在三标保,距县北五十里。岞崿孤峙,形如俎豆,旧名橙头岭,郡志改从今名。

清平寨在水源保,距县北四十里。高耸圆顶,清夷平坦,有古松数株,可坐百人,远眺水之源,委为一保之障。

盘龙山距县五十里。山势回环,四面峭壁,上有流泉古松,中有梵刹。

沙罗岽一名赤岭岽,距县六十里,在大墩桂岭二保界。南乾(临风:原文写作“干”字)龙入闽浙者,于此山过脉。为潮惠通衢,水路往府经此。

桂岭距县东五十里,桂岭保界。周遭广衍,旧时岭头桂树云簇,花放时香闻数十里,因名桂岭天香,为县八景之一。

官谿山距县北三十里,在三标保界。杳嶂绵亘,箐薮丛深,昔为山寇伏莽,至今天雨阴霾,常闻鬼啸。

下坪山距县三十里,西南厢境。广袤连安远界,重峦积翠,丛木阴翳,遥望如密云重雾。

丹竹岭距县一百三十里,在双桥。昔产竹,色如朱,因名。

长山嶂距县南五十里,南桥八付二保界。山形崔巍,顶平衍七八里,望如长城。

特秀峰距县南六十里,黄乡保境。孤峰独耸,故名。

大营冈距县三十里,腰古保境。周遭皆平原,田亩中突起阜冈,平埔广袤可一里,路当孔道,曾立大营于此。邱士藻曰:“立大营者,或云宋信国公文天祥,或云明皇姑也。明事无征,惟康熙甲子,国朝皇姑经临,此是近事,父老及见。大营之名历前已久,则溯厥名始是必文信国也。故人乐道而艳称焉。何以见之?按《纲目》端宗之时景炎二年,帝在惠州之甲子门,信国开督汀州,吴浚守瑞金。正月,元阿刺罕入汀州,信国奔漳州,吴浚降于元。元使浚至漳说信国,信国责以大义,缢杀之。三月,信国复梅州,即今嘉应州也。五月,自梅州出江西,复会昌。六月,乃败元人于于都,次于兴国,分使赵时赏、张日中等复吉赣诸县。是长宁道为梅会必由之境,而大营冈为长宁道必营之所,惟迂道可从汀州出,然多费时日。而阿刺罕据汀州,大兵拦截。纲目史册未见有先复汀州明文,则舍长宁道别无所由之路。盖古昔名贤流寓卒葬,每多两地互见,况信国提熊罴之众申大义于天下,义旗所向薄海同欣,而谓至止之地,有不感动一时留传万世者乎?名之曰大营,非天祥其孰能当之?”

帽子顶距县北三十里,寻邬保。嵯峨嶻嶪,其末圆锐如冠顶,老树戛云,藤缠蓊蔚。迤左数里为诚宜砦,有石如几如凳如屏,陡立二石柱,曰朝天门。复有圆石如磨,广可数丈,下承数寸小石,悬离尺余,烈风猛雨,不为欹仄。越右为铜钟砦,嶙嶒幽邃,阴霾时土人每于此闻金鼓声。

大阳垇在县西北六十里,安远界。

鹅湖山在县南二十里。崔巍苍翠,环绕十里,巅有池,四时不涸。

远观石距县四十里,八付保界。可瞰数邑,石峰如削,高入青冥,蹑之洞然有声,中虚一窦,可通前后,泉脉甚大,徧注众壑,若万斛明珠,洒落涯际,水石之胜,无过于此。

九子嶂在县北三十里。山势尊严,可眺数百里,俯视群峰帖帖在肘腋下,亦邑之望山。

周畲山县北六十里,水源保界。邃谷中有村落,修竹遍野,溪水潺湲,为湘水发源之所。

狮象石距县南八十里,双桥保境。为龙图江(临风:原文作“冈”字)会县水处,两石对峙如狮象,名狮象水口。

马战岽距县东八十里,滋溪保境。山势磅礴,绵亘数十里,跨长宁武平县。地多幽险,有黄竹湖隘防之。

五子嶂距县二十里,南厢境。五山并峙,林木阴翳,相传昔曾屯兵于此,樵者往往得朽甲瓷器诸物。

九对岽距县二十里,东厢境。与铜坑嶂、帽子山、鸡笼嶂、五子嶂、云盖岽、项山、腊坑岽、银屏山、云屯尖九山相对,因名。山半有村曰义地,寻邬界。

就列岩在双桥之留车墟。巨石对立,石各一岩,空洞窍豁。梯石而上,缘崖至岩,前列窗牖,俯视溪潭,岩皆倒影。

三足石距县八十里,双桥保境。石平如砥,上可坐千人,下三石如鼎足相承,人迹不能上,又名仰石。

牛门山在县东五十里,滋溪保境,平远、武平、长宁三县分界。邑令井廞会剿海元子于此。三省各立界碑。附近有寒地山、高平寨、白花岽,皆与武平接界。

曹起达曰:陈汤所过,必登望其山川,惜其留心而终域于所见,究不若迹属之对淇水之识,能稽载籍者为详,而尽是不出庭户能周知天下山川,恃此志言耳。操笔者又乌容卤莽也。翻阅旧志,多所湮没,有仅撮其名者,有遗逸失载者,兹皆详稽搜采,使百里山川焕然众著,亦生长斯地者责也,敢谓胜地显晦有数哉?

论曰:山川者,地之支(临风:原文作“肢”)脉也。在在皆有,而厚薄各异。薄者为顽为蠢,厚者为秀为灵。生其间者,气亦从之。夫得于地也,则秀(临风:原文作“秀则”);禀于天也,亦清。从古忠臣孝子哲士闻人X多,由此而见山川之所关,讵不甚重?邑虽蕞尔,形胜之区正自不乏。迩来礼教聿兴,人文蔚起,意者其灵淑之气所积厚流光者乎?又乌可使湮没而无传也,用是详著于篇,以志胜概云。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6/29 10:55:30
  • 来自:江西
  1. 1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长宁县志卷之三

  田赋附官田学田耤田义学田乡试路费田户口经费杂税仓库

劳心食人,古今通义,任土作贡,则壤定制,扬州下下,涂泥地利,粟米布力,用一缓二,圣恩普蠲,率土汪濊,击壤尧封,同声陬澨,维民俭勤,货无弃地,(临风:此字无法输入,音同“肿”,为禾聚成束之貌)秸乐输,力必出己,经费浩繁,以备不匮,人康物阜,万民攸(音同“既”,仰着涂抹之意)。——志田赋

长邑田俱以把计。询之土人,地可栽谷盈把者,即定为一把,其广狭不可得而知也。然大抵山土硗瘠,收获甚薄,故征额虽轻而民无蓄积。其田又皆上负绝巘下临深谷,堑若阶级,簇若鳞比。一遇淫雨水溢,则新垦石唇冲破倾塌。有司按额催科,大为民患。乾隆六年,奉恩旨:“凡山头地角,开垦田地在二亩以下,免其升科;其山巅水涯坍涨不一之地,赴地方官呈垦给帖,永免升科。”大哉王言,天下之利与天下共之,咸则三壤而外皆百姓有也。昔有以清丈为宁民虑者,自兹以往,土著子孙万世安业矣。

明万历七年,官民田地塘五十三顷一亩八分一厘七毫七丝二忽。康熙十年,额编官民田地塘并新垦共六十二顷四十五亩八分九厘八毫八丝,应征银一千二百八十三两三钱五分五厘。内除赡兵赡学田粮一十六石五升四合一勺二抄,该派二差银六十八两四钱一分六毫不征外,又优免米九十五石五斗九升九合二勺八抄九撮,该派均徭差银二百四十七两九钱七厘六丝五忽一微五纤。于顺治四年奉文扣解,不准绅衿优免,应仍入实征,实征银一千二百一十四两九钱四分四厘四毫。

原额田,分为四则。

一则田二十四顷八亩七厘七毫五丝,每亩征银二钱一分六厘五毫四丝二忽四微九纤。原编银五百二十一两四钱五分一厘一毫,又节年开垦额外新生田五十八亩七分九厘七毫七丝四忽,新生增银一十二两七钱三分二厘二毫一丝,实征银五百三十四两一钱八分三厘三毫一丝。

二则田二十顷八十一亩七分五厘七毫,每亩征银二钱三毫一忽八微一纤。原编银四百一十六两九钱七分九厘七毫,又节年开垦额外新生田二十七亩,新生增银五两四钱八厘一毫五丝,实共征银四百二十二两三钱八分七厘八毫五丝。

三则田一十二顷二十六亩七分九厘六毫四丝,每亩征银一钱八分四厘六丝一忽一丝一微一纤。原编银二百二十五两八钱五厘五毫,又节年开垦额外新生田七亩二分三厘八毫,新生增银一两三钱三分二厘二毫三丝,实共征银二百二十七两一钱三分七厘七毫三丝。

四则原新升田九十二亩一分九厘三毫三丝,每亩征银一钱七分六厘三毫三忽四微七纤。原编银一十六两二钱五分四厘,又乾隆十二年以前,节年开垦额外新生田二顷四十一亩六分零四毫六丝三忽,新生增银四十二两五钱九分五厘七毫一丝,实共征银五十八两八钱四分九厘七毫一丝。

原额地分为二则,共二顷二十二亩二厘八毫二丝。又节年开垦额外新生地一亩四分五厘三毫,共地二顷二十三亩四分八厘一毫二丝。原共编银四十四两六钱五分六厘四毫,新生增银三钱六厘七毫七丝,实共增银四十四两九钱六分三厘一毫七丝。

一则地二顷七亩六分二厘八毫二丝,每亩征银二钱一分一厘一毫二丝八忽九微二纤。原编银四十三两八钱三分六厘三毫,又节年开垦额外新生地一亩四分五厘三毫,增银三钱六厘七毫七丝,实共征银四十四两一钱四分三厘七丝。

二则桑地一十四亩四分,每亩科桑丝折银五分六厘九毫五丝一微四纤,原编银八钱二分一毫。

原额一则,塘二顷一十五亩四厘六毫四丝,每亩征银二钱七分六毫七丝七忽八微一纤六抄。原编银五十八两二钱八厘三毫,又开垦额外新生塘四分,增银一钱八厘二毫七丝,实共征银五十八两三钱一分六厘五毫七丝。

国朝自康熙十年定额征银一千二百八十三两三钱五分五厘,除赡免差不征外,实征一千二百一十四两九钱四分四厘四毫。迨康熙雍正至乾隆六年,所颁户役全书载节年开垦新生田地塘,除免差外,应编各款及续奉扣绅衿优免丁粮并升,实共征银一千四百一十一两六钱一分四厘四毫九丝(连丁银在内),外杂办没官田租折银九百六十七两四钱,通共额征起存正杂等款银二千三百七十九两零一分四厘四毫九丝(遇闰加银五十两八钱三分一厘八毫)。

  官田

黄乡保官田一十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五把。

南厢西厢官田二万二千七百一十八把。

北厢官田六千三百三十五把。

腰古保官田五千五百三十三把。

东厢官田三千五百一十八把。

滋溪保官田一千八百五十六把。

项山保官田八十五把。

三标保官田二千三百九十把。

共设官田租银九百七十三两,内除五两六钱完纳本田粮外,实银九百六十七两四钱。

  学田

学田三千九百七十二把五纂,每百把征收学租银六钱六分。

  耤田

先农祭品银,原奉上裁。雍正五年,邑令蔡宾兴捐买耤田五十把,征租四石。又断赡田八十把,征租四石,备祭。

  赡义学田

邑人谢承绂、承绶捐田一百一十二把五纂,征租六石四斗。

邑人曹引宿捐田四十把,征租一石六斗。

邑人曾宗钦、宗明、应标、应豹、应拔、应会共捐田三百一十零半把,征租二十二石六斗九升。

奉断田房塘园,共征租银四两二钱。

  赡乡试路费田

邑人曹引晃捐田一千把,征租一百零四担。

曹起达曰:长邑山谷之区,田亩不及赣属各县之半,且硗确而非膏腴,约计一亩所出丰稔不过敌他邑一亩中十之五六。况复舟楫不通,又无别产可以资生,十二邑称民贫者,长邑为甚。所幸瘠土贫民犹知尚义急公,节食省费,铢积以奉惟正之供。故历无逋赋,比他邑为易治,实非比户饶足易以奔命也。必蛹见而止,正恐皮尽则毛无所附,贤司牧自必思瘠土之在保障,庶不致二月丝五月谷也夫。

  户口

明万历七年,户一百六十,丁五百八十九,口七百二十。国朝原额丁四百三十六,原额口五百七十三,优免人丁一百一十,共原额丁口一千一百一十九(各派征不等),原编起存各款五百二十一两零九厘三毫,新增丁一,口一(该增银一两零八分三厘五毫)。康熙元年编审新增五丁,丁四百四十二(每丁编银一两零七分四厘八毫二丝六忽一微),口五百七十四(每口编银九厘五毫一丝四忽九纤),优免人丁一百一十丁(每丁编银四钱二分六厘六毫六丝九微九纤),共一千一百二十六丁口,编银五百七十五两七钱四分四厘五毫。于雍正五年奉文摊派,通省地粮内均匀带征,现应减征丁银四百四十二两五钱五分七厘七毫五丝,实征银一百三十四两一钱八分六厘七毫五丝。康熙五十二年,钦奉恩诏,以五十年丁册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五十年起至乾隆六年,各届编审共盛世滋生人丁一百零七丁。乾隆十一年,滋生人丁八十丁。《周礼》:司民大比,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孔子式负版者,盖异事而同揆焉。伏读国朝恩诏,续生人丁永不加赋,猗欤盛哉!此岂乡大夫所掌“国中自七尺以上、野自六尺以上背征”者,所得同日而论哉?

曹起达曰:司寇献民数,王拜受之者,以民乃天心所系,属户口蕃盛,因以徵国家景运昌隆,不专为力役之征也。自秦汉迄唐宋元明,中间更变不一,利弊错出。惟本朝止于编审,如例丁钱永不加增。煦妪覆育,即蕞尔一长,居然一大都会。虽前戊子经马贼蹂躏,至今修养八十余年,丁口之数,倍盛于昔。举长一邑例之生齿之繁,真可超越千古。乃世宗皇帝以御极之五年丁未,复念民力不齐,贫户丁钱难输,愈节缩所贡之数,均摊于粮。则户役之征,贫者概无与焉。此诚善用周礼六养之法,一洗力役积弊,可为万世法者。第立法自朝廷,行法自良司牧,使在官者不操切于力役之间,如尹铎之在晋阳,斯世世蒙无疆之休焉。

  经费

经费繁省,因时势递更。顺治初去开县时未远,邑多寇警,故有差马船只以备紧急,而民壮弓兵等役皆三五十名,邑治资其捍卫。自雍正至今,国家升平日久,山城晏然,隶役惟巡逻奔走毋缺公事而已。汰冗节耗,斯为善经,《赋役全书》裁定各款,诚万世不易之章守也。

本县各衙门经费

知县项下

俸银二十七两四钱九分

薪银三十六两(俸薪共银六十三两四钱九分,内裁一十八两四钱九分,存银四十五两)

心红纸张油烛银三十六两(全裁)

迎送上司伞扇银二两(全裁)

吏书一十二名,工食银七十二两(全裁)

门子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内裁银二钱,存银一十一两八钱)

皂隶十名,工食银六十两(内裁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改给仵作工食外

实存皂隶八名,工食银四十八两(内裁银八钱,存银四十七两二钱)

仵作一名,学习仵作二名,共工食银一十二两(内裁银二钱,存银一十一两八钱)

马快四名,工食银六十七两二钱(内裁银四十三两六钱,存银二十三两六钱)

民壮五十名,工食银三百两(内先裁银五两,复裁三十名工食银一百七十七两,增给存民壮置器械银四十两,裁银一百三十七两,续裁五名工食银三十九两五钱,共裁银一百八十一两五钱)

实存民壮一十五名,工食银一百一十两五钱

灯夫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全裁)

看监禁卒三名,工食银一十八两(内裁银三钱,存银十七两七钱)

修理仓监银二十两(全裁)

轿伞扇夫七名,工食银四十二两(内裁银七钱,存银四十一两三钱)

库书一名,工食银六两(全裁)

仓书一名,工食银六两(全裁)

库子一名,工食银六两(内裁银一钱,存银五两九钱)

斗给一名,工食银六两(内裁银一钱,存银五两九钱)

以上知县项下俸食共银七百二十二两六钱九分,内除裁三百九十三两九钱九分,实存银三百二十八两七钱。

  典史项下

俸银一十九两五钱二分

薪银一十二两

书手一名,工食银六两(全裁)

皂隶四名,工食银二十四两

门子一名,工食银六两

马夫一名,工食银六两

以上典史项下俸食共银七十三两五钱二分,内裁银六两,实存银六十七两五钱二分

  儒学项下

教谕一员,添设训导一员

俸银一十九两五钱二分

薪银一十二两

俸薪共银三十一两五钱二分,乾隆七年奉文增加品级,共加银四十八两四钱八分,实存银共八十两

斋夫三名,工食银三十六两

膳夫二名,工食银四十两(全裁)

门子三名,工食银二十一两六钱(内裁一名,存银一十四两四钱)

以上儒学项下俸食共银一百九十六两八钱,内裁银六十六两四钱,实存银一百三十两四钱

  新坪司巡检

俸银一十九两五钱二分

薪银一十二两

书吏一名,工食银六两(全裁)

皂隶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

以上新坪巡检项下俸食共银四十九两五钱二分,内裁六两,实存银四十三两五钱二分

  黄乡司巡检项下

俸银一十九两五钱二分

薪银一十二两

书吏一名,工食银六两(全裁)

皂隶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

以上黄乡巡检项下俸食共银四十九两五钱二分,内裁六两,实存银四十三两五钱二分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7/5 23:54:23
  • 来自:江西
  1. 1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武略

  

刘载永邑人,正德末年,广寇叶廷芳等盘据黄乡、劳田、丹竹楼三保之地,刘氏一姓被其惨祸。永时年十三,奉母避难,心怀报仇。至万历初年白于郡守,运筹设策,诱散其党,一鼓平之,遂见县治。赐七品散官,附祀报功祠。

  国朝

范洵字宜一。康熙甲寅,三藩叛逆,盗贼蜂起。洵散财倡众,身当贼锋,大小十余战,寇

不敢逼。余令龙翔上其功,授守备。丁巳年,邑有叛民黎繁祉散步伪扎,洵察知,乃密令族

弟范崇约伪往领扎,果赚得实据。洵以扎呈官,同官民黑夜擒杀之,邑赖以安全。郡志

吴孔兴字云从,素娴兵略。三藩叛,白中丞色纯延之幕府。乙卯春,随澄海镇将毛凤翔招抚万安诸寇,孔兴率数骑达贼营,谕以顺逆,伪参将钟子龙等率众五千降。功未上而色纯卒。邑中有额外赋役,孔兴吁于于制府成龙,勒石垂禁,至今赖之。郡志

曹世琼善射饶智略。伪将军严自明据南安,造子母鸟枪,一发数炮连响,我军甚难进取。世琼以絮被裹身,与数十人撄其锋,贼炮尽发,仓皇不能再整,世琼大呼,我军砍营而入,斩级数万,焚其巢穴一十余处。时叙功当以世琼第一,稍不称大将军意,授杭州副将。后推升浙东总镇,未至任而卒。

黄天栋体魁梧,力可兼数人。伪将朱明盘踞崖石寨,天栋夜率壮士缘崖劫其寨,先杀贼逻者,运薪草于寨门火之,贼见火光烛天,不敢战,拔寨出走,天栋率兵蹑其后,斩首无算,朱明计穷纳款。天栋以议叙历官广东水师营副总兵。

曹成章矫勇过人,好鏖战。当三藩之变,吉南赣诸邑并为寇巢,白鹅枫山库镇等役,皆成章先登。时韩大任据吉安,成章累败之,追至黄塘岩诸境,大任负山依水坚壁不动,有老我师意。成章侦其险要,夜约锐手二十余人泅而过,从后杀入,贼盹睡中起,趋前迎敌,成章即以贼营大炮连发以丧其胆,贼疑大兵蹑后,溃乱不能成战,随用贼所刊木滚压之,乘胜追杀至诘旦,四体刀痕箭斑如刻画,捉刀五指俱膏黏不能运动,诸贼由是悉平。官至广东提督中军参将。

陈学礼形短小,胆略过于身。时余、何、郭、范诸贼由桂阳取我文英,分据诸险为犄角,我军未知虚实。学礼扮为菜佣往巢,贼以菜佣易之,任其往来。归谓主帅曰:“四贼皆婴孺子,可擒也。贼营前后可设伏兵,吾从中领兵而入,可一鼓平之。”是夜漏下三更,学礼先扪贼营,预杀贼之率更者,烧炮震谷,贼不知所出,惊窜骇逸,被我军杀戮殆尽。学礼以议次仕至都佥。

 

  义勇

赖思明、尹明遂、严顺民、温时选、刘寿儒、骆宾始,俱为安远黄乡保人。万历三年,叶楷之役,思明等首发其奸,旋从征剿。既平,设长宁县治,江中丞一麟褒其功,并授把总。郡志

范勋顺治十六年,奸民曹子布作乱,勋出死力搏战,刺杀贼魁。又有余国祥、范魏卿、韩胜辉、朱心云、刘鸿训、刘鸿珏、范潜等,同心诛恶,贼党遂歼。

潘吉、袁三鹏、钟捷生康熙十一年,粤寇周海元潜入寒地山,吉夜袭巢,贼遁去至牛门山,袁三朋等斩贼夺旗,救回难妇。同时有潘祥、刘君圣、刘弘如、潘朝奏、刘玉德、傅振廷、徐应生、谢应瑞、尹可仪、李应娄、刘培生等,皆于寒地山堵御粤寇。

谢扬仁、潘衍、尹国臣、何其志、凌开华、郭寅生、谢莲生、汪兆祯、、赖上铉、杨盛任、谢宰元、钟德辉、刘士楷、刘上师、邱天德、黄如章、黄国玉、袁亮生、凌开史等,康熙十一年,随印捕巡缉勤劳。以上俱出井志

朱家垣、张世祥、廖宗旺顺治四年,初入版图,城以外犹多负固。知县钱奇嗣申请虔院委用营官,虽非载在经制,实属血战全城,厥功例得而书之。井志

吴之章曰:长宁壤接闽粤,距郡三百余里,向者崇山密菁,民居寥落,故叶楷得以夜郎自大。建县后,生齿日增,地无不辟,即深山穷谷皆成村落。邑之乡勇又素号强劲,司牧者诚能尽心训练,使皆有勇知方,则各厢保间隐然守望相助之制,虽有异省不逞之徒欲纵其豕突,不可得也,彼叶楷之灭,是其明验。迄丙辰之变,寻邬无以备而被歼,壬子之捷,印捕督乡勇而奏凯,则乡勇所关非细故矣。况夫地利者,用兵之先务,乡勇即知地利之人也。生长于斯,樵苏出入,久熟其地,则进战退守,不待向导而了然于心,当事者又岂有高爵厚禄以劝之?不过隆之以礼貌、推之以赤心,拱手而授干城之寄矣。迨雍正以来,四海宁谧,虽杞圃崔苻尽渐文教,而余邑八哨之名亦除,余顾沾沾道及者,亦以见其急公赴敌捍卫乡邑之功不可忘耳。

 

  孝友

  

林奇生南水乡人。父大纶任云南府经历,有危疾,奇生祷天不懈。父卒,万里还榇,庐墓三年,哀毁骨立。又竭力事母及卒,庐墓如前。巡按御史沈嘉奖。黄志

刘廷璇父早丧,母范氏遗腹生。璇性至孝,母卒,庐墓三年。县令梁瑜、教谕高仕枨有诗表之。郡志

刘万斌父早丧,事母李氏尽孝,母卒,庐墓三年。郡志

刘载彩母成龟瘕,疾需食肉,家贫不能致,刲股以进,母疾顿愈。族党具闻县府,屡奉旌奖,春秋二祀咸致胙,名孝子胙。郡志

  国朝

邝登字及三,邑诸生。事母至孝,冠婚丧祭,一遵古礼。母卒,庐墓三年。郡志

谢锡易字安序。父时跃,家资巨万。三藩遗孽蹂躏村落,掳锡父为奇货。锡方弱冠,痛父遭掳,赴贼营愿以身代。贼放锡父,复以锡居奇,束缚之与行,冻饿箠楚,百折不回。贼感其孝,释之归。事父终身不懈,父没,哀毁骨立。年六十余而卒。雍正六年,奉诏建坊褒嘉之。

谢孔书字垂万,弟孔铎字觉万,俱太学生,事亲以孝闻。母病,躬侍汤药,历七载如一日。父母继亡,葬祭循礼,哀毁骨立。兄弟年八十余,友爱弥笃,犹同欢不忍析箸。族里咸钦其孝友,皆举乡饮。

诸生邝受珹字孟玉。父早卒,事母曹氏至孝。母死,庐墓三年。服阕,族人劝归,凭墓哀哭,忽风大作,庐茅尽卷,咸以为孝感。

诸生刘益彬,字白采。性醇谨,喜读书,动以古道自绳。嫡母梅氏医(临风:疑应作“翳”)其双目,彬日夕舐之,年从复愈。友于二弟,怡怡中存,款直外著,人钦式之。吴之章尝序其行,序曰:大凡士君子,所学贵躬行力践,固不系乎穷达。在一族而一族之人化,在一乡而一乡之人化,则即愈于坐高堂拥麾盖号令甲于闾阎者然。彼徒操三尺法,驱民以不得不从之势,而作奸犯科者,虽革其面未革其心,盖化民之本不在乎是,所操者末也。孔子曰“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余以君察之信然。君世居黄乡之田背,自垂髫锐志于学,为诸生即以古人自命,后之兴起者踵相接。先公殁,事嫡母如生母有加,后嫡母目瞽,无出生母综理家政。君温清定省,疴痒抑搔与夫浣濯除秽,未尝委诸奚奴。每事必先意承志,终其身如一日。友爱两弟,两弟亦事君如父,门庭之内和气熏腾。乡党宗族莫不奉为矜式,数十年乡无犯上之风。惜如君者之不多有,苟间有之,于以立标准观摩砥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比屋可封,奚烦刑罚为哉。

诸生张世祺字申吉。父早卒,事母梅氏以孝闻,宪叠旌嘉。又友爱其兄世嘉,率乡勇御寇,前县余称才能干济。素以教学显课,侄搢飏辈俱有文名。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7/8 11:37:39
  • 来自:江西
  1. 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行义

诸生廖杰字异才。慷慨乐施,康熙年间岁荐(临风:疑当作“馑”)饥,捐米数百石,煮粥赈救。丙子丁巳,海氛蹂躏,居民逃窜,极力捍御,乡村赖以安堵。子暨孙曾俱有文名,登科者二。

诸生曾学铸字受冶。心存利济族故军籍,虑族之贫者运漕日复维艰,恐于国课不敷其数,学铸心忧之,乃捐田一千把,尝曰:“吾虽为族众,实期不上负国课也。”遇邑饥,辄出粟相赈,他如修桥减租焚劵诸举,岁多其事。

诸生胡大鲸字友龙。生平孝友仗义,遇岁荒,每出粟以赈,见危急,一意扶恤不懈。事有关于一邑利害者,挺然独任,凡当孔道之桥渡茶亭,虽在外邑,亦必捐田以赡,约所施田千有余把。子上凤上鸿上鹏,好施相继,俱有父风。

诸生凌曰本字立先。雍正丙午年,饥,捐粟赈救。乾隆癸亥,岁歉,出赈如前,乡人德之。屡举乡饮,固辞。义闻以上,叠嘉其行。子若孙俱有文名,相继出宰。

诸生罗熯著慷慨好施,康熙三十四年岁饥,捐米一百二十石煮粥以济,前道宪旌以“惠顾桑梓”匾额。

谢永旭性慈祥乐施,与(临风:当作“于”)康熙丁丑岁饥,捐米煮粥赈济,前令旌之。

监生曹引晃字肇宇,明经曹植章长子。幼随父读书,尝闻父叹宁邑距省会远僻,邑士乡试路费维艰,将捐田赡之,赍志而殁。乾隆戊辰岁,引晃承父志独力捐田一千把,赡贡监文武乡试费,盖邑中仅见义举也。

诸生邝佳诏字丹书,志儒业,好施与,尝设塾以惠幼学,施粥糜以救苦饥,置田数百把赡潭头渡,每当孔道布路架桥以便往来,毫无德(临风:“德”字疑有误)色。

诸生刘芳澜好义乐施,康熙丁丑岁饥,捐米赈济,见美乡里。

诸生凌光组字公荣,幼失怙,事母孝,母刘氏病,侍汤药,衣不解带。又好善乐施,捐田以赡茶亭。其子元成、启位、启唐,亦继志好义。

曾之佐字翼猷,太学生,选扶风县丞。慷慨好施,惠爱常周,捐资造留车桥,又赡田三百把。雍正丙午岁谷价昂贵,煮糜月余。其子宗高继志施与,宗发、宗鲁、孙应召封(临风:疑衍“封”字)联登仕籍,应选登贤书。乡邑咸称其行义所致。

曾宗高字彰荣,太学生,性豪迈,体父志好施与,捐资造留车瓦桥一座以济行人,又捐资竖造义学,以居邑中之学者。乾隆丙辰,登贤书之应选,其长子也,大中丞俞旌表“乐善不倦”。

大学生曾宗钦、宗明、应标、应豹,拔贡生应会,因宗高已建成义学,尚缺膏火资,叔侄共捐田三百余把以赡。

谢承绂承绶兄弟,俱太学生,倜傥好义,尤喜士类,义学乏膏火资,共捐田一百余把以赡。

诸生曹引宿字旋北。读书力行,敦孝友,器识有大过人者,循礼好善,欠不能偿都为之焚劵。邑中义学乏膏火资,捐田以赡者,自伊而始,石谿书院犹慨想其美举。

罗文正字方徽,邑诸生;弟文林,字苍干,太学生。键户读书,兄弟式好,生母见背,事继母敬养尤加,抚孤侄名成行立待人曾有力全夫妇之美意。葺涉园,灌花木,无世俗奔逐名利态,是亦不必于三条烛尽矣。

钟扬字洪宇。存心忠厚,乡里钦式,年登一百二岁,亦盛世之人瑞也。

诸生何凤来字毛伯,禔躬端方,接物谦逊(临风:原文作“巽”),足迹不履公庭,惟建塾教子孙,俱有文名,五世一堂,邑中钦式,历举乡饮二次。

胡士元字振起,太学生;弟士天,字翙羽,邑诸生。俱宅衷仁厚,持躬正直,兄弟友爱,睦族和邻,尤多施与。

刘永谦字恭儒。廉隅自饬,忠厚慈祥,事继母终无间,更乐施济,邑举乡饮。

凌启位字方司。太学生,铨选县丞,宅心仁厚,恒施药救活。乾隆戊辰春旱,谷价昂,捐米百余石以济乡邻。其与长子国栋候选卫千抵京,道路往来,尤多施予美举。

诸生曹引凤字举程。宅衷和厚,惠义常施,贷不偿辄为焚劵,出粜不苛。时值居城内,屏迹公庭,邑举乡饮。课子,则学食饩,起升、起殿贡选,孙大泓应例出宰。咸谓积善衍庆也。

潘尧举持己循古,友爱素著。兄子洪梯幼失怙,抚犹己子,完以家室,教入胶庠,梯又卒,仍抚其子,教育若前日,他如排难解纷、布路架桥,惠义为族党称重。

诸生彭始年兄弟遵守庭训,门内雍肃。康熙丁丑荐饥,其母钟氏率其子孙捐粟七十余石煮糜赈济,前县朱赠匾记跋,子若孙有X胶庠,乡里皆推为好施所致。

曹世潢字贵引。博经史,夙推名儒,尤好善乐施。康熙丁丑年饥,捐粟活困,前县旌表。中年勤课五子,次第明经食饩胶庠,文名俱著。乾隆戊辰,仗义捐千田赡乡试费之引晃,即其长子贡生植章子也,人称一门好善。

乡饮邝开嵩字南伟,弟邑诸生开 字南景,皆器宇浑朴,禔躬端方,喜读书好施与,母百寿,一堂五世,白发敬养如童时,前县汪郡司马高嘉奖“兄弟友于”。葬卜同穴,行义之声今犹在耳。

乡饮邝承朋字用锡。生而过继,长行至端方,于生继父母俱能尽瘁终丧,待寄弟婚配成家无异同胞,族党推重,前县沈举以宾饮。

 

  寓贤

泰和郭青螺字子章。未遇时授徒会昌三载好山水,尝遊汉仙岩,寻遊于邑之仙人桥、青龙岩、盘龙诸刹,与邑绅谢朝爵克明等相友善,尝为其祖作墓铭,并额“乔木名家”于其第,至今手迹尚存。(临风按:郭子章(1542—1618)明诗文家、学者。字相奎,号青螺、报衣生。泰和(今江西)人。隆庆五年(1571)进土,累官贵州巡抚,以破杨应龙,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其为官清正,事迹在民间有流传。万历间有《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一书,系以其事迹为基础撰成的公案小说。于书无所不读,著述繁富。平生所作之文,每仕一地,即编刊成一集,今存有《粤草》、《蜀草》、《晋草》、《楚草》、《黔草》,另外尚有《家草》、《留草》等多种。所作多应酬或公文。另著有《平播始末》、《圣门人物志》、《易解》、《子章诗话》等。生平事迹见清郭孔延《郭青螺年谱》。)

吉水李忠文公邦华字懋明,早丧母周夫人,随父游学长邑(父讳谏,万历癸卯与公同举于乡,终南京刑部主事),假馆八付保珠村钟天斗家。公方龆齿,斗母氏有贤德,保怙周挚。后天斗膺恩贡,授博罗知县,旋卒于家。母髦年茕茕,邑有至京师者,公赞寄母焉。时有谢遵舜者,谒公京邸,后授程乡知县,未及抵任卒。遵舜亦与公同学者也,故连类而书之。

于都易学实字去浮,号犀崖。康熙乙巳度岁于濂江萧展也家,有“春色明朝更何似,椒香易拂客筵前”之句。灯节寻汉仙岩之胜,道经澄江王谢家,留数月。论作诗犹绘缣刻木为人物飞走类,虽巧妙绚烂,生意不存,盖恶其无情也,情之所至,岂无忠臣孝子思妇劳人仰天而呼,动鬼神移星日,情至而言不文,无声之诗当在是矣。

 

  仙释

元筹(有传)

牧源(有传)

 

  列女

坤德柔顺,位正乎内,扶阳抑阴,应乾交泰,季氏有妇,母仪斯在,茹蘖甘荼,松筠贞耐,患难瓦全,激烈慷慨,万璞不字,全生无悔,凡此巾帼,棱棱节概,圣朝型俗,阐幽彰晦,扬举里闾,旌褒下逮,树之风声,爰励百代。——志列女

  贤妇

寿母赵氏,诸生邝应霖妻。纯淑慈孝,内外无间言,应霖见背,遗孤五氏,以母道兼父道,课子若孙,绩学俱有文名。寿登百龄,眼见六代。乾隆丙辰登贤书之运元,即玄孙也。郡司马高旌其贤寿。

范氏,诸生谢孔珂妻,明经范若滂女也。温顺贤淑,生平无疾言遽色。及事老姑愉色婉容,饮食必躬奉不假婢奴,数十年如一日。复挑灯相夫教四子暨诸孙,宿有文名。即世时语无他,嘱惟指壁箱书箧曰:“汝曹识之。”内外咸钦其妇德。

胡氏,凌谦益妻,诸生安黼母也。事孀姑尽孝,姑染病十余年,躬侍汤药如一日。尝与同榻,姑虑氏夙患气痛,恐以久病累妇,故作难堪状,促令别寝,氏孝事弥至。姑终哀甚,病发而气绝。梦见姑以手运其胸曰:“你病愈矣。”少顷忽苏,自此果不复作,乡族以为孝感所至。

张氏,温汤兴妻。平远人,幼许配汤兴,后温贫不自支,张氏父复密许同乡姚姓,娶将届期,氏觉,义不从,父母亦莫之何。张族之老成者廉氏志不可夺,不令其父母知,密订汤兴来迎,卒归于温,乡里贤之。

胡氏,监生凌元成妻。甫于归,值姑病,即侍汤药,日夕弗懈。历事三姑,亦孝敬备至,曲得欢心。氏艰嗣,因夫多病,为置侧室,生男家龙,爱之如己出,延师课训为邑诸生。

谢氏,范玉乔妻,孝子锡易女也。秉性温淑,事两姑曲得欢心。相夫理家政,井井有条。抚弟侄,门内雍穆。其子万椿、万松俱列庠序。人钦贤德之致云。

  贞女

陈氏女,十岁,问父所看何书,曰烈女传,因为解说。未几,粤寇破砦,女投崖,误坠半山棘蓬,贼怜以绳投之,令挽而上,女因脱棘刺,复奋身跃崖死。郡志

  烈妇

谢氏,潘祝万妻。康熙丙辰,粤寇蹂躏,氏为贼所执,骂不绝口,贼怒剖其腹剐其乳,时年二十二岁。郡志

何氏,邱开先妻。年二十八,被贼执,欲污之,氏坚拒不从,贼断其左臂,仍骂不辍,乱刀戮死。郡志

曾氏,诸生邝兴霖妻。于归未久,值粤寇阿婆总蹂躏乡村,族众悉聚保狐狸砦,攻急,妇恐砦破被掳,遂跃崖,至半有棘木承X,未即死,贼退,家人遍索见之,引绳令挽而上,妇犹以为贼也,因脱棘复跃崖死。邑人吴之章有诗挽之。

华氏,廖长子妻。夫患不疗痼疾,家贫甚,毫无怨尤。家人讽以他适,氏矢死靡他,夜半肃衣赴池而死,时年十八。详传。

节妇

赖氏,刘必谐妻。年二十七,夫卒。时遭叶贼之乱,患难流离,氏奉孀姑抚孤子,克保家室,年七十三卒。

李氏,刘珠妻。年二十夫亡,矢志抚遗腹孤成立,寿至九十而终。

尹氏,刘问孔妻。二十五守节,至七十有七卒。

邱氏,王玉刚妻。年二十夫卒,甘贫苦节,寿至八十岁而终。

王氏,诸生潘天材妻。年二十二丧夫守节,事姑足不越户,苦志清操。有势豪求娶,氏哭泣呕血,欲自刎,获救而免,年六十六终。巡按御史张奏闻建坊旌表。

王氏,蒋人之妻。年二十夫亡,赤贫无子,有土豪谋欲劫之以势,氏以死自誓,纫织苦守至七十余终。

刘氏,王云际妻。笄年丧夫,事姑孝谨,课子锡晋为邑诸生,年至八十而终。

王氏,曹世球妻。年二十三夫死于难,矢志抚孤,继而子及妇俱夭,茹荼苦守,年八十五卒。

罗氏,诸生蓝可迅妻。年二十二而寡,抚孤成立,踰七十而终。

袁氏,凌化溢妻。年二十六,夫亡无子,矢志守节,孝养舅姑,年五十三而卒。

吴氏,诸生曹淑祉妻。年二十八夫亡,抚孤苦节,年六十余终。以上俱郡志。

何氏,李春奎妻。年二十三夫死,欲捐躯以殉志,孤未成,矢志靡他。拮据勤劳,抚育三子,开邦为邑诸生,前县朱将请坊表,不果,曾作赞以赠。氏寿九十一。

邝氏,曾宗奭妻。年二十夫亡,一孤在抱,矢志抚育***以慰翁姑,年今七十余岁,乾隆二年奉诏建坊旌表。

刘氏,范思桥妻。年二十六夫亡,抚孤守节,寿九十七卒。

刘氏,范定一妻。年二十而寡,苦志守贞,寿臻八十。

谢氏,诸生曹淳章妻。年二十六夫亡,守节孝事继姑。课子引伯得叨贡选、孙起洪邑庠生,氏年七十四终。

温氏,刘英玉妻。二十四孀居,孝奉公姑,守节训子光宠成立、孙文峰邑庠,年至八十八卒。

骆氏,曹相章妻。年二十二夫卒,矢志冰霜,孝养双亲,抚孤引炜成立,年终八十七。

韩氏,罗芳兰妻。年二十二丧夫,苦节自矢,教子曰春、曰和俱列胶庠,今年六十有二。

汤氏,儒童温习之妻。年二十六,夫亡无子,守节立继,一女适诸生罗高堂,寿七十六终。前令给匾旌奖。

谢氏,朱如崑妻。二十四岁而寡,事姑抚子,苦节自甘,今年六十有九。

骆氏,邱廷春妻。二十二夫亡,家贫织纺抚孤,坚操不渝,行年六十。

梅氏,谢以逊妻。年二十一夫亡,姑寡子幼,坚志操守,至七十一而终。

潘氏,王锡高妻。年二十四夫亡,守节事亲育孤,今年六十。

刘氏,邝阜若妻。年二十二夫卒,家贫,家人迫以他适,氏持刃死,获救乃脱。惟事织纺以奉亲抚子,今年六十有四。

凌氏,监生胡士杨妻。妙龄守节事亲,训子文德成立,行年六十。

胡氏,监生凌曰周妻。年二十四孀居,抚孤元德,教以勤读,茂年叨恩拔文名表著,氏以寿终。

谢氏,凌必超妻。年二十四而寡,公姑继逝,守节训子克松食饩胶庠,氏年终八十。

方氏,曹简章妻。笄年丧夫,遗孤七月,矢志苦守,倍历艰辛,今年七十有九。

谢氏,赵廷佐妻。二十二岁夫亡,守节抚孤,年七十五。

谢氏,凌继渊妻。年二十二夫卒,矢志守节尽孝。老姑生事死葬,曲尽礼节。抚孤厐为邑诸生,今年六十有八。

黄氏,邝其清妻。年二十一而寡,遗腹一子,授室而夭。艰志为夫立继,继复夭。姑媳相依,手口拮据以抚孤孙,今年六十有二。

徐氏,廖德金妻。二十六岁夫卒,矢志守节,教子启滚成立乡饮,孙圣榜、圣桂、耸霄俱列胶庠,六十有四,寿终。

谢氏,诸生凌以茂妻。年二十七寡居,矢志守节以老。

曾氏,胡文佐妻。青年丧夫,矢志松筠,抚遗腹子,备极艰苦,至八十四而终。

钟氏,温廷讲妻。年二十二而寡,家贫守节,事亲育孤,寿终八十二。

张氏,儒童邝景濂妻,明经张尚琼女。笄年丧夫,育孤事亲,坚贞不渝,行年六十有二。

谢氏,潘余三妻。年二十二夫亡,姑寡子幼,矢志守节,今年六十有二。

萧氏,诸生邱题云妻。二十八岁夫亡,守节事亲训子,今年六十。

宋氏,钟南周妻。年二十四夫逝,守贞育孤,年六十六终。

吴氏,王廷赞妻。二十五岁寡居守节,奉亲训子万清为邑诸生,今年六十有四。

黄氏,凌峻先妻。年十七夫亡,守节抚孤元士成立,寿九十六而终。

刘氏,袁松侣妻。年二十八夫亡,甘贫守节,抚孤成立,育孙若鸿得列邑庠,寿八十一而终。

潘氏,罗侯璧妻。年二十二孀居,事姑抚儿,备历艰辛,今年七十有五。

谢氏,儒童尹鸣皋妻。年二十三夫亡,甘贫苦节,孝事翁姑,抚孤侄幼子,俱能成立,今年六十有五。

凌氏,黎上瑞妻。年二十四夫亡,苦节抚孤,年八十而卒。

钟氏,曾之凰妻。年二十八夫亡,松筠矢操,事继姑以孝,家无间言,训子孙以正,皆有成立,年八十一而终。

何氏,袁师培妻。年二十六,夫亡,矢志守节,敬养孀姑。惟事织纺,以延师教子云阶,督责备至,读书有声,氏今年六十。

贤妇

罗氏,诸生曹则学妻。孝事翁姑,相夫有文名。夫早卒,矢志抚孤,孝敬尤挚,无疾言饰容,数十年恪守妇道,惟教子大泓承先志,应例出宰。族里钦其贤节。

节妇

黎氏,彭则舜之妻。年二十六,夫亡守节。子早卒,抚孙当大、宗大成名。乐输百金造青龙溪桥,公举学宪给匾嘉奖,寿九十而终。

 

  轶事

邑东北六十里,大墩保界,上为盘古隘山,即盘古山也。保有土墩,上生古树一株,大可数围,枝干苍奇,土人指为千万年之物。余稽古史,盘古氏之后有循蜚二十二氏,之一曰大墩氏。史官注曰:“赣之会昌有盘古山”。大墩保既与相连,其二氏肇兴之区欤?抑巡狩驻跸之所欤?或乘云上升之乡欤?开天立极世远莫考,而本保质朴犹有太古遗风,谨录以俟稽古者。井志

罗申望读书江东庙中。一夕,灯光似有物障之,惨淡而不能烛字,申望祷于神,忽闪然。是夕,梦人曳之入瓮中。惊觉,自意将有麯生祸,使人入瓮多长醉之兆,不尔,蜉蝣一生恐为翁里醢鸡。辗转通宵,诘旦,以告友人。友人曰:“君自此升矣,岂不闻翁里乾坤大乎?”申望终不豫。后以岁荐需次入选,得瓮安令,始悟入瓮为瓮安兆。

张问行伯母病,日夕为鬼揶揄。鬼之情状,病者独能闻声见形,他人则渺然。一日,问行随伯父入房问视,闻鬼云:“三元侯来矣,速避之。”病者以告问行,众以为梦呓而不之信。问行在房半日,群鬼不敢逼视,问行退,鬼挠之如初。病者告之再三,乃与伯同卧寝门外,群鬼摄之,遂不复为祟,病亦寻愈。时问行方猎猎有声文坛,众以三元相期许。久之,以明经得三原知县,众乃知鬼之所谓云。

桂岭,雍正六年有自称为大神者第,闻声而不见形,骤号众曰:“吾自湖广来,望气寻吾弟,至此欲少假息,宜食我。”众股慄噤不敢出一言,复言:“吾非祸人者,何惧为?”醵金饮之,吞若匜漏,食鸡臛,闻阁阁声。众益惧,不知所出。近地有巫者,请逐之,未及门,笑曰:“彼巫者,其休乎?”巫者扬扬而入,以蹲鸱击其颐左腮,暴起如盌,众骇窜,徐言曰:“为若等除狂巫,尚若此,吾将从此逝矣。”踰晨,遍辞乡人,送之溪上,若超距而过,沙上有巨足迹,长至四五尺。

邝青山留车人,从外氏教,闻北郭云盖岭迤逦峻绝,往结茅。其中地漫衍可垦,若(临风:光绪二年邑志作“苦”字)无源泉,青山以杖曳地,泉大涌,因辟田。会禾吐华为烈风所摧,青山趺跏咒之,禾复吐华成实,舒两翼如苍蝇,其种至今尚存。庵旁有梅,开花盛时为群鸟所啄,青山竖指麾之,鸟尽毙,继自悔,持净水洒之,鸟悉飞起。时近乡灾厉为畜物害,牧者携酒与牛往依其地,青山戒勿饮,其人窃饮之,是夕,归家以无病陨,厥子恳救,青山持茶滴其口,即苏。由是礼拜者籍籍,青山恶其嚣,弃去,至安远老虎岩。岩,虎穴也,咸劝勿往。青山肩草团,独坐其中。群虎果至,筑拳叱之,虎遁去。安远人见其能伏虎,奉之者益多,乃复归云盖。佯狂不羁,谢绝往来,忽无疾而逝,闻之野老云。


  • 临风悒悒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7/8 11:38:37
  • 来自:江西
  1. 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行义

诸生廖杰字异才。慷慨乐施,康熙年间岁荐(临风:疑当作“馑”)饥,捐米数百石,煮粥赈救。丙子丁巳,海氛蹂躏,居民逃窜,极力捍御,乡村赖以安堵。子暨孙曾俱有文名,登科者二。

诸生曾学铸字受冶。心存利济族故军籍,虑族之贫者运漕日复维艰,恐于国课不敷其数,学铸心忧之,乃捐田一千把,尝曰:“吾虽为族众,实期不上负国课也。”遇邑饥,辄出粟相赈,他如修桥减租焚劵诸举,岁多其事。

诸生胡大鲸字友龙。生平孝友仗义,遇岁荒,每出粟以赈,见危急,一意扶恤不懈。事有关于一邑利害者,挺然独任,凡当孔道之桥渡茶亭,虽在外邑,亦必捐田以赡,约所施田千有余把。子上凤上鸿上鹏,好施相继,俱有父风。

诸生凌曰本字立先。雍正丙午年,饥,捐粟赈救。乾隆癸亥,岁歉,出赈如前,乡人德之。屡举乡饮,固辞。义闻以上,叠嘉其行。子若孙俱有文名,相继出宰。

诸生罗熯著慷慨好施,康熙三十四年岁饥,捐米一百二十石煮粥以济,前道宪旌以“惠顾桑梓”匾额。

谢永旭性慈祥乐施,与(临风:当作“于”)康熙丁丑岁饥,捐米煮粥赈济,前令旌之。

监生曹引晃字肇宇,明经曹植章长子。幼随父读书,尝闻父叹宁邑距省会远僻,邑士乡试路费维艰,将捐田赡之,赍志而殁。乾隆戊辰岁,引晃承父志独力捐田一千把,赡贡监文武乡试费,盖邑中仅见义举也。

诸生邝佳诏字丹书,志儒业,好施与,尝设塾以惠幼学,施粥糜以救苦饥,置田数百把赡潭头渡,每当孔道布路架桥以便往来,毫无德(临风:“德”字疑有误)色。

诸生刘芳澜好义乐施,康熙丁丑岁饥,捐米赈济,见美乡里。

诸生凌光组字公荣,幼失怙,事母孝,母刘氏病,侍汤药,衣不解带。又好善乐施,捐田以赡茶亭。其子元成、启位、启唐,亦继志好义。

曾之佐字翼猷,太学生,选扶风县丞。慷慨好施,惠爱常周,捐资造留车桥,又赡田三百把。雍正丙午岁谷价昂贵,煮糜月余。其子宗高继志施与,宗发、宗鲁、孙应召封(临风:疑衍“封”字)联登仕籍,应选登贤书。乡邑咸称其行义所致。

曾宗高字彰荣,太学生,性豪迈,体父志好施与,捐资造留车瓦桥一座以济行人,又捐资竖造义学,以居邑中之学者。乾隆丙辰,登贤书之应选,其长子也,大中丞俞旌表“乐善不倦”。

大学生曾宗钦、宗明、应标、应豹,拔贡生应会,因宗高已建成义学,尚缺膏火资,叔侄共捐田三百余把以赡。

谢承绂承绶兄弟,俱太学生,倜傥好义,尤喜士类,义学乏膏火资,共捐田一百余把以赡。

诸生曹引宿字旋北。读书力行,敦孝友,器识有大过人者,循礼好善,欠不能偿都为之焚劵。邑中义学乏膏火资,捐田以赡者,自伊而始,石谿书院犹慨想其美举。

罗文正字方徽,邑诸生;弟文林,字苍干,太学生。键户读书,兄弟式好,生母见背,事继母敬养尤加,抚孤侄名成行立待人曾有力全夫妇之美意。葺涉园,灌花木,无世俗奔逐名利态,是亦不必于三条烛尽矣。

钟扬字洪宇。存心忠厚,乡里钦式,年登一百二岁,亦盛世之人瑞也。

诸生何凤来字毛伯,禔躬端方,接物谦逊(临风:原文作“巽”),足迹不履公庭,惟建塾教子孙,俱有文名,五世一堂,邑中钦式,历举乡饮二次。

胡士元字振起,太学生;弟士天,字翙羽,邑诸生。俱宅衷仁厚,持躬正直,兄弟友爱,睦族和邻,尤多施与。

刘永谦字恭儒。廉隅自饬,忠厚慈祥,事继母终无间,更乐施济,邑举乡饮。

凌启位字方司。太学生,铨选县丞,宅心仁厚,恒施药救活。乾隆戊辰春旱,谷价昂,捐米百余石以济乡邻。其与长子国栋候选卫千抵京,道路往来,尤多施予美举。

诸生曹引凤字举程。宅衷和厚,惠义常施,贷不偿辄为焚劵,出粜不苛。时值居城内,屏迹公庭,邑举乡饮。课子,则学食饩,起升、起殿贡选,孙大泓应例出宰。咸谓积善衍庆也。

潘尧举持己循古,友爱素著。兄子洪梯幼失怙,抚犹己子,完以家室,教入胶庠,梯又卒,仍抚其子,教育若前日,他如排难解纷、布路架桥,惠义为族党称重。

诸生彭始年兄弟遵守庭训,门内雍肃。康熙丁丑荐饥,其母钟氏率其子孙捐粟七十余石煮糜赈济,前县朱赠匾记跋,子若孙有X胶庠,乡里皆推为好施所致。

曹世潢字贵引。博经史,夙推名儒,尤好善乐施。康熙丁丑年饥,捐粟活困,前县旌表。中年勤课五子,次第明经食饩胶庠,文名俱著。乾隆戊辰,仗义捐千田赡乡试费之引晃,即其长子贡生植章子也,人称一门好善。

乡饮邝开嵩字南伟,弟邑诸生开 字南景,皆器宇浑朴,禔躬端方,喜读书好施与,母百寿,一堂五世,白发敬养如童时,前县汪郡司马高嘉奖“兄弟友于”。葬卜同穴,行义之声今犹在耳。

乡饮邝承朋字用锡。生而过继,长行至端方,于生继父母俱能尽瘁终丧,待寄弟婚配成家无异同胞,族党推重,前县沈举以宾饮。

 

  寓贤

泰和郭青螺字子章。未遇时授徒会昌三载好山水,尝遊汉仙岩,寻遊于邑之仙人桥、青龙岩、盘龙诸刹,与邑绅谢朝爵克明等相友善,尝为其祖作墓铭,并额“乔木名家”于其第,至今手迹尚存。(临风按:郭子章(1542—1618)明诗文家、学者。字相奎,号青螺、报衣生。泰和(今江西)人。隆庆五年(1571)进土,累官贵州巡抚,以破杨应龙,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其为官清正,事迹在民间有流传。万历间有《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一书,系以其事迹为基础撰成的公案小说。于书无所不读,著述繁富。平生所作之文,每仕一地,即编刊成一集,今存有《粤草》、《蜀草》、《晋草》、《楚草》、《黔草》,另外尚有《家草》、《留草》等多种。所作多应酬或公文。另著有《平播始末》、《圣门人物志》、《易解》、《子章诗话》等。生平事迹见清郭孔延《郭青螺年谱》。)

吉水李忠文公邦华字懋明,早丧母周夫人,随父游学长邑(父讳谏,万历癸卯与公同举于乡,终南京刑部主事),假馆八付保珠村钟天斗家。公方龆齿,斗母氏有贤德,保怙周挚。后天斗膺恩贡,授博罗知县,旋卒于家。母髦年茕茕,邑有至京师者,公赞寄母焉。时有谢遵舜者,谒公京邸,后授程乡知县,未及抵任卒。遵舜亦与公同学者也,故连类而书之。

于都易学实字去浮,号犀崖。康熙乙巳度岁于濂江萧展也家,有“春色明朝更何似,椒香易拂客筵前”之句。灯节寻汉仙岩之胜,道经澄江王谢家,留数月。论作诗犹绘缣刻木为人物飞走类,虽巧妙绚烂,生意不存,盖恶其无情也,情之所至,岂无忠臣孝子思妇劳人仰天而呼,动鬼神移星日,情至而言不文,无声之诗当在是矣。

 

  仙释

元筹(有传)

牧源(有传)

 

  列女

坤德柔顺,位正乎内,扶阳抑阴,应乾交泰,季氏有妇,母仪斯在,茹蘖甘荼,松筠贞耐,患难瓦全,激烈慷慨,万璞不字,全生无悔,凡此巾帼,棱棱节概,圣朝型俗,阐幽彰晦,扬举里闾,旌褒下逮,树之风声,爰励百代。——志列女

  贤妇

寿母赵氏,诸生邝应霖妻。纯淑慈孝,内外无间言,应霖见背,遗孤五氏,以母道兼父道,课子若孙,绩学俱有文名。寿登百龄,眼见六代。乾隆丙辰登贤书之运元,即玄孙也。郡司马高旌其贤寿。

范氏,诸生谢孔珂妻,明经范若滂女也。温顺贤淑,生平无疾言遽色。及事老姑愉色婉容,饮食必躬奉不假婢奴,数十年如一日。复挑灯相夫教四子暨诸孙,宿有文名。即世时语无他,嘱惟指壁箱书箧曰:“汝曹识之。”内外咸钦其妇德。

胡氏,凌谦益妻,诸生安黼母也。事孀姑尽孝,姑染病十余年,躬侍汤药如一日。尝与同榻,姑虑氏夙患气痛,恐以久病累妇,故作难堪状,促令别寝,氏孝事弥至。姑终哀甚,病发而气绝。梦见姑以手运其胸曰:“你病愈矣。”少顷忽苏,自此果不复作,乡族以为孝感所至。

张氏,温汤兴妻。平远人,幼许配汤兴,后温贫不自支,张氏父复密许同乡姚姓,娶将届期,氏觉,义不从,父母亦莫之何。张族之老成者廉氏志不可夺,不令其父母知,密订汤兴来迎,卒归于温,乡里贤之。

胡氏,监生凌元成妻。甫于归,值姑病,即侍汤药,日夕弗懈。历事三姑,亦孝敬备至,曲得欢心。氏艰嗣,因夫多病,为置侧室,生男家龙,爱之如己出,延师课训为邑诸生。

谢氏,范玉乔妻,孝子锡易女也。秉性温淑,事两姑曲得欢心。相夫理家政,井井有条。抚弟侄,门内雍穆。其子万椿、万松俱列庠序。人钦贤德之致云。

  贞女

陈氏女,十岁,问父所看何书,曰烈女传,因为解说。未几,粤寇破砦,女投崖,误坠半山棘蓬,贼怜以绳投之,令挽而上,女因脱棘刺,复奋身跃崖死。郡志

  烈妇

谢氏,潘祝万妻。康熙丙辰,粤寇蹂躏,氏为贼所执,骂不绝口,贼怒剖其腹剐其乳,时年二十二岁。郡志

何氏,邱开先妻。年二十八,被贼执,欲污之,氏坚拒不从,贼断其左臂,仍骂不辍,乱刀戮死。郡志

曾氏,诸生邝兴霖妻。于归未久,值粤寇阿婆总蹂躏乡村,族众悉聚保狐狸砦,攻急,妇恐砦破被掳,遂跃崖,至半有棘木承X,未即死,贼退,家人遍索见之,引绳令挽而上,妇犹以为贼也,因脱棘复跃崖死。邑人吴之章有诗挽之。

华氏,廖长子妻。夫患不疗痼疾,家贫甚,毫无怨尤。家人讽以他适,氏矢死靡他,夜半肃衣赴池而死,时年十八。详传。

节妇

赖氏,刘必谐妻。年二十七,夫卒。时遭叶贼之乱,患难流离,氏奉孀姑抚孤子,克保家室,年七十三卒。

李氏,刘珠妻。年二十夫亡,矢志抚遗腹孤成立,寿至九十而终。

尹氏,刘问孔妻。二十五守节,至七十有七卒。

邱氏,王玉刚妻。年二十夫卒,甘贫苦节,寿至八十岁而终。

王氏,诸生潘天材妻。年二十二丧夫守节,事姑足不越户,苦志清操。有势豪求娶,氏哭泣呕血,欲自刎,获救而免,年六十六终。巡按御史张奏闻建坊旌表。

王氏,蒋人之妻。年二十夫亡,赤贫无子,有土豪谋欲劫之以势,氏以死自誓,纫织苦守至七十余终。

刘氏,王云际妻。笄年丧夫,事姑孝谨,课子锡晋为邑诸生,年至八十而终。

王氏,曹世球妻。年二十三夫死于难,矢志抚孤,继而子及妇俱夭,茹荼苦守,年八十五卒。

罗氏,诸生蓝可迅妻。年二十二而寡,抚孤成立,踰七十而终。

袁氏,凌化溢妻。年二十六,夫亡无子,矢志守节,孝养舅姑,年五十三而卒。

吴氏,诸生曹淑祉妻。年二十八夫亡,抚孤苦节,年六十余终。以上俱郡志。

何氏,李春奎妻。年二十三夫死,欲捐躯以殉志,孤未成,矢志靡他。拮据勤劳,抚育三子,开邦为邑诸生,前县朱将请坊表,不果,曾作赞以赠。氏寿九十一。

邝氏,曾宗奭妻。年二十夫亡,一孤在抱,矢志抚育***以慰翁姑,年今七十余岁,乾隆二年奉诏建坊旌表。

刘氏,范思桥妻。年二十六夫亡,抚孤守节,寿九十七卒。

刘氏,范定一妻。年二十而寡,苦志守贞,寿臻八十。

谢氏,诸生曹淳章妻。年二十六夫亡,守节孝事继姑。课子引伯得叨贡选、孙起洪邑庠生,氏年七十四终。

温氏,刘英玉妻。二十四孀居,孝奉公姑,守节训子光宠成立、孙文峰邑庠,年至八十八卒。

骆氏,曹相章妻。年二十二夫卒,矢志冰霜,孝养双亲,抚孤引炜成立,年终八十七。

韩氏,罗芳兰妻。年二十二丧夫,苦节自矢,教子曰春、曰和俱列胶庠,今年六十有二。

汤氏,儒童温习之妻。年二十六,夫亡无子,守节立继,一女适诸生罗高堂,寿七十六终。前令给匾旌奖。

谢氏,朱如崑妻。二十四岁而寡,事姑抚子,苦节自甘,今年六十有九。

骆氏,邱廷春妻。二十二夫亡,家贫织纺抚孤,坚操不渝,行年六十。

梅氏,谢以逊妻。年二十一夫亡,姑寡子幼,坚志操守,至七十一而终。

潘氏,王锡高妻。年二十四夫亡,守节事亲育孤,今年六十。

刘氏,邝阜若妻。年二十二夫卒,家贫,家人迫以他适,氏持刃死,获救乃脱。惟事织纺以奉亲抚子,今年六十有四。

凌氏,监生胡士杨妻。妙龄守节事亲,训子文德成立,行年六十。

胡氏,监生凌曰周妻。年二十四孀居,抚孤元德,教以勤读,茂年叨恩拔文名表著,氏以寿终。

谢氏,凌必超妻。年二十四而寡,公姑继逝,守节训子克松食饩胶庠,氏年终八十。

方氏,曹简章妻。笄年丧夫,遗孤七月,矢志苦守,倍历艰辛,今年七十有九。

谢氏,赵廷佐妻。二十二岁夫亡,守节抚孤,年七十五。

谢氏,凌继渊妻。年二十二夫卒,矢志守节尽孝。老姑生事死葬,曲尽礼节。抚孤厐为邑诸生,今年六十有八。

黄氏,邝其清妻。年二十一而寡,遗腹一子,授室而夭。艰志为夫立继,继复夭。姑媳相依,手口拮据以抚孤孙,今年六十有二。

徐氏,廖德金妻。二十六岁夫卒,矢志守节,教子启滚成立乡饮,孙圣榜、圣桂、耸霄俱列胶庠,六十有四,寿终。

谢氏,诸生凌以茂妻。年二十七寡居,矢志守节以老。

曾氏,胡文佐妻。青年丧夫,矢志松筠,抚遗腹子,备极艰苦,至八十四而终。

钟氏,温廷讲妻。年二十二而寡,家贫守节,事亲育孤,寿终八十二。

张氏,儒童邝景濂妻,明经张尚琼女。笄年丧夫,育孤事亲,坚贞不渝,行年六十有二。

谢氏,潘余三妻。年二十二夫亡,姑寡子幼,矢志守节,今年六十有二。

萧氏,诸生邱题云妻。二十八岁夫亡,守节事亲训子,今年六十。

宋氏,钟南周妻。年二十四夫逝,守贞育孤,年六十六终。

吴氏,王廷赞妻。二十五岁寡居守节,奉亲训子万清为邑诸生,今年六十有四。

黄氏,凌峻先妻。年十七夫亡,守节抚孤元士成立,寿九十六而终。

刘氏,袁松侣妻。年二十八夫亡,甘贫守节,抚孤成立,育孙若鸿得列邑庠,寿八十一而终。

潘氏,罗侯璧妻。年二十二孀居,事姑抚儿,备历艰辛,今年七十有五。

谢氏,儒童尹鸣皋妻。年二十三夫亡,甘贫苦节,孝事翁姑,抚孤侄幼子,俱能成立,今年六十有五。

凌氏,黎上瑞妻。年二十四夫亡,苦节抚孤,年八十而卒。

钟氏,曾之凰妻。年二十八夫亡,松筠矢操,事继姑以孝,家无间言,训子孙以正,皆有成立,年八十一而终。

何氏,袁师培妻。年二十六,夫亡,矢志守节,敬养孀姑。惟事织纺,以延师教子云阶,督责备至,读书有声,氏今年六十。

贤妇

罗氏,诸生曹则学妻。孝事翁姑,相夫有文名。夫早卒,矢志抚孤,孝敬尤挚,无疾言饰容,数十年恪守妇道,惟教子大泓承先志,应例出宰。族里钦其贤节。

节妇

黎氏,彭则舜之妻。年二十六,夫亡守节。子早卒,抚孙当大、宗大成名。乐输百金造青龙溪桥,公举学宪给匾嘉奖,寿九十而终。

 

  轶事

邑东北六十里,大墩保界,上为盘古隘山,即盘古山也。保有土墩,上生古树一株,大可数围,枝干苍奇,土人指为千万年之物。余稽古史,盘古氏之后有循蜚二十二氏,之一曰大墩氏。史官注曰:“赣之会昌有盘古山”。大墩保既与相连,其二氏肇兴之区欤?抑巡狩驻跸之所欤?或乘云上升之乡欤?开天立极世远莫考,而本保质朴犹有太古遗风,谨录以俟稽古者。井志

罗申望读书江东庙中。一夕,灯光似有物障之,惨淡而不能烛字,申望祷于神,忽闪然。是夕,梦人曳之入瓮中。惊觉,自意将有麯生祸,使人入瓮多长醉之兆,不尔,蜉蝣一生恐为翁里醢鸡。辗转通宵,诘旦,以告友人。友人曰:“君自此升矣,岂不闻翁里乾坤大乎?”申望终不豫。后以岁荐需次入选,得瓮安令,始悟入瓮为瓮安兆。

张问行伯母病,日夕为鬼揶揄。鬼之情状,病者独能闻声见形,他人则渺然。一日,问行随伯父入房问视,闻鬼云:“三元侯来矣,速避之。”病者以告问行,众以为梦呓而不之信。问行在房半日,群鬼不敢逼视,问行退,鬼挠之如初。病者告之再三,乃与伯同卧寝门外,群鬼摄之,遂不复为祟,病亦寻愈。时问行方猎猎有声文坛,众以三元相期许。久之,以明经得三原知县,众乃知鬼之所谓云。

桂岭,雍正六年有自称为大神者第,闻声而不见形,骤号众曰:“吾自湖广来,望气寻吾弟,至此欲少假息,宜食我。”众股慄噤不敢出一言,复言:“吾非祸人者,何惧为?”醵金饮之,吞若匜漏,食鸡臛,闻阁阁声。众益惧,不知所出。近地有巫者,请逐之,未及门,笑曰:“彼巫者,其休乎?”巫者扬扬而入,以蹲鸱击其颐左腮,暴起如盌,众骇窜,徐言曰:“为若等除狂巫,尚若此,吾将从此逝矣。”踰晨,遍辞乡人,送之溪上,若超距而过,沙上有巨足迹,长至四五尺。

邝青山留车人,从外氏教,闻北郭云盖岭迤逦峻绝,往结茅。其中地漫衍可垦,若(临风:光绪二年邑志作“苦”字)无源泉,青山以杖曳地,泉大涌,因辟田。会禾吐华为烈风所摧,青山趺跏咒之,禾复吐华成实,舒两翼如苍蝇,其种至今尚存。庵旁有梅,开花盛时为群鸟所啄,青山竖指麾之,鸟尽毙,继自悔,持净水洒之,鸟悉飞起。时近乡灾厉为畜物害,牧者携酒与牛往依其地,青山戒勿饮,其人窃饮之,是夕,归家以无病陨,厥子恳救,青山持茶滴其口,即苏。由是礼拜者籍籍,青山恶其嚣,弃去,至安远老虎岩。岩,虎穴也,咸劝勿往。青山肩草团,独坐其中。群虎果至,筑拳叱之,虎遁去。安远人见其能伏虎,奉之者益多,乃复归云盖。佯狂不羁,谢绝往来,忽无疾而逝,闻之野老云。


  • 晴天果园
  • 发表于:2013/7/10 12:07:56
  • 来自:广东
  1. 2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